[实用新型]一种离型膜纵切传送辊组合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16183.2 | 申请日: | 202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0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胡高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瑞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7/32 | 分类号: | B26D7/32;B26D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所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3 | 代理人: | 徐典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型膜纵切 传送 组合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型膜纵切传送辊组合机构,包括裁切机构,包括若干个对原料离型膜进行裁切的盘状刀,相邻两个盘状刀之间切割出一条成品膜,成品膜的条数为奇数;收卷机构,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收料辊、第二收料辊,沿盘状刀的轴线单向,切割后的成品膜依次交替引向第一收料辊、第二收料辊,与第一收料辊、第二收料辊接触的成品膜分别为第一成品膜、第二成品膜,第一成品膜、第二成品膜各自传送方向互成锐角夹角;传感器,包括感测路径与第一收料辊自身轴线平行的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感测路径的高度位于第一成品膜与第二成品膜之间。采用此实用新型朝不同方向引出的膜不会再次碰撞损伤,收卷后的膜在收料辊上的质心位置也较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型膜纵切传送辊组合机构。
背景技术
离型膜是一种工业用薄膜,原料一般是大尺寸的离型膜卷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其裁切,首先需要裁切成宽度更窄的卷材。但是在裁切时相邻且逐渐分离的离型膜边沿之间可能会存在挤压、碰撞,从而破坏离型膜边沿局部的平整性,造成废料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离型膜纵切传送辊组合机构,朝不同方向引出的成品膜不会再次碰撞损伤,收卷后的成品膜在收料辊上的质心位置较正。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型膜纵切传送辊组合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型膜纵切传送辊组合机构,包括:裁切机构,包括若干个对原料离型膜进行裁切的盘状刀,盘状刀自身的旋转轴线与原料离型膜传送方向相互垂直,相邻两个盘状刀之间切割出一条成品膜,成品膜的条数为奇数;收卷机构,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收料辊、第二收料辊,沿盘状刀的轴线单向,切割后的成品膜依次交替引向第一收料辊、第二收料辊,与第一收料辊、第二收料辊接触的成品膜分别为第一成品膜、第二成品膜,第一成品膜、第二成品膜各自传送方向互成锐角夹角;传感器,包括感测路径与第一收料辊自身轴线平行的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感测路径的高度位于第一成品膜与第二成品膜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裁切机构将大尺寸的离型膜卷材,裁切成几条宽度更窄的成品膜。相邻的成品膜呈各自平面互成角度得传送,这样相邻成品膜的边沿就渐渐远离,避免干涉损伤。成品膜在收料辊上被收集,收集成卷后的成品膜自身质量较大,无论是第一收料辊还是第二收料辊,两个收料辊上无论承载多重的成品膜,条数为奇数的成品膜使得收料辊与成品膜整体的质心没有左右偏移,继而避免因为质心偏移而收料辊往一端微微偏斜,避免成品膜也往一端微微滑移,从而避免相邻成品膜边沿的磕碰。更重要的是光电传感器的设计,随着收料辊上所绕成品膜越来越多,第一收料辊、第二收料辊各自收集的成品膜卷材直径会越来越大,容易导致第一成品膜、第二成品膜相互的夹角渐渐变小,甚至夹角为零的状态,这样会导致从切割后即分开后的第一成品膜、第二成品膜再次接触,容易彼此磕碰损伤。而光电传感器可以第一时间感知第一成品膜、第二成品膜是否靠近到一定程度,一旦第一成品膜、第二成品膜过于靠近,光电传感器可以提醒人员进行下一步动作,如停机卸下收料辊上的成卷的成品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收料辊位于第二收料辊下方,第一收料辊与第二收料辊中仅有一个主动辊,第一收料辊、第二收料辊之间通过外切齿轮连接,第一收料辊与第二收料辊的转速大小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个主动辊可以控制设备成本,第一收料辊、第二收料辊转速相同,可以保持第一成品膜、第二成品膜都存在相同的绷直收集状态,避免其中一个过于松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收料辊与第二收料辊中的主动辊与光电传感器实现电连接,当第一成品膜或第二成品膜触碰感测路径时,光电传感器对第一收料辊与第二收料辊中的主动辊实现断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光电传感器可以自主让设备的停机,智能化程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瑞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瑞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6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