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平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8590.7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9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胡羽薇;林磊鑫;任帅;王雪纯;王鑫;杨长健;朱泳霖;袁梦;李响;林智行;翟晴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22 | 分类号: | G01N29/22;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楠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超声波 探伤 平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平衡装置,包括超声波探伤车、伸缩装置、支撑装置、清理机构和平衡装置;支撑装置设置在超声波探伤车的一侧,对支撑超声波探伤车进行支撑;平衡装置设置在超声波探伤车的另一侧,用于超声波探伤车移动时保持平衡;清理机构设置在支撑装置两侧;伸缩装置设置在超声波探伤车与支撑装置之间,伸缩装置两端分别与超声波探伤车和支撑装置固定连接,以调节超声波探伤车与支撑装置之间的距离。本装置能够根据路面斜度进行调节缓冲,解决了现有的手动轮式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在使用时,因外界原因出现左右摇晃的现象而使检测角度发生变化,导致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的结果准确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探伤车的平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钢轨超声波探伤车检测时,操作员需通过安装在车上的轮式探头和钢轨超声波探伤仪随时观察钢轨轨底的反射信号,以便实时调整轮式探头在钢轨上的位置,以确保钢轨超声波探伤仪保持最佳的检测状态。但由于手动轮式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在推行过程中,会产生左右摇晃的现象,致使探伤车行走不平衡,从而影响了轮式探头的检测角度,导致了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的结果不准确。
基于上述,现有的手动轮式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在使用时,会因外界原因出现左右摇晃的现象,从而使检测角度发生变化,导致降低了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的结果准确性,降低了钢轨超声波探伤车的实用性。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车的平衡装置,以期达到更具实用价值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平衡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手动轮式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在使用时,因外界原因出现左右摇晃的现象而使检测角度发生变化,导致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的结果准确性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平衡装置, 包括超声波探伤车、伸缩装置、支撑装置和平衡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超声波探伤车的一侧,对支撑超声波探伤车进行支撑;所述平衡装置设置在超声波探伤车的另一侧,用于超声波探伤车移动时保持平衡;所述伸缩装置设置在超声波探伤车与支撑装置之间,伸缩装置两端分别与超声波探伤车和支撑装置固定连接,以调节超声波探伤车与支撑装置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杆和滑杆,所述固定杆与超声波探伤车固定连接,滑杆与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固定杆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内部设置与滑杆尺寸相互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杆通过在固定杆内部水平滑动并固定来调节伸缩装置的长度,进而调节超声波探伤车与支撑装置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本装置还设置有直角齿、自锁杆和自锁块,自锁杆与自锁块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内部开设有方槽,方槽内设置若干个直角齿,所述自锁块与直角齿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与自锁杆相互适配的通孔,自锁杆设置在通孔内,自锁杆顶部与固定杆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弹簧装置;当调节到合适长度时,拉动自锁杆直至自锁块与相应位置的直角齿啮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连接板、两个固定架、螺杆和滚轮;所述固定板与伸缩装置固定连接,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与固定板的通孔相互适配的外螺纹,螺杆转动连接在通孔内;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两个螺杆的顶端,两个螺杆与连接板可转动连接,两个螺杆的底端分别连接两个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滚轮安装在固定架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底部呈“U”形,开口朝下,所述滚轮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的两个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块、清理刷和两个推杆;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下表面上,固定块上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推杆通过通孔滑动安装在固定块内部;所述推杆顶部与固定块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弹簧装置;所述清理刷固定安装在两个推杆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8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电子产品加工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