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齿轮箱转架透盖与转架结合面内部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4897.3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6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豹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维士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1;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转架透盖 结合 内部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风电齿轮箱转架透盖与转架结合面内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尼龙动环粘接在轴承内圈之外,尼龙动环内壁粘接有毛毡圈;尼龙静环粘接在转架透盖的内壁;尼龙动环直径大于尼龙静环;尼龙动环内壁粘接的毛毡圈顶抵尼龙静环的外壁,在尼龙动环和尼龙静环之间形成过渡密封;转架透盖、轴承、尼龙动环、尼龙静环、尼龙动环内壁粘接的毛毡圈围成的空间与转架透盖、甩油环、尼龙动环内壁粘接的毛毡圈围成的空间相互隔离。本实用新型阻止润滑油从甩油环与转架透盖之间的缝隙溢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齿轮箱的结构,尤其涉及风电齿轮箱转架透盖与转架结合面的对润滑油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风电齿轮箱的装机时间来看,大部分齿轮箱即将或已经进入需要维修或者维保的阶段,而针对转架透盖与转架结合面漏油问题,一直为行业内技术难点。
风电齿轮箱转架透盖与转架之间一般采用机械迷宫方式,形成一套档油、甩油、回油装置。
而风电齿轮箱转架透盖与转架部位往往由于装配难度大、尺寸控制难,造成润滑油无法完全回到箱体内部,而向外部渗漏。
如图1所示:
目前风电齿轮箱转架轴承润滑方式为喷油润滑。
转架2以轴承3架设在箱体1内,轴承外圈31套设在箱体1的轴承孔内,轴承内圈32套设在转架2上,转架2上固定套设有甩油环5,转架透盖4固设在箱体1上,转架2和甩油环5穿过转架透盖4所设的通孔,甩油环5与转架透盖4之间具有机械迷宫密封6,甩油环5与转架透盖4之间具有缝隙45,转架透盖4内设有润滑油路41,润滑油路41的喷油口40位于转架透盖4、轴承3、甩油环5围成的空间8内,并且喷油口40朝向轴承3。
齿轮箱运行时:
润滑油从润滑油路41的喷油口40喷出,润滑轴承3,轴承3以约15r/min的转速,将大部分润滑油反弹回来,甩到转架透盖4的底部,回到齿轮箱油池,一小部分经过甩油环5与转架透盖4之间的机械迷宫密封6处渗出,通过甩油环5与转架透盖4之间的缝隙45溢出到转架透盖4的外部。
空中维修转架透盖渗油主要存在以下困难:
1、空间狭小,难以操作;2、由于转架与主轴叶轮连接,无法更换零部件;3、原始设计无定位点,难以增加设计内容;4、透盖为铸件,内表面粗糙,无法准确把握尺寸;根据机型不同,有些机型透盖内部腔体空间稍大,有些机型外部空间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风电齿轮箱转架透盖与转架结合面内部密封结构,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阻止润滑油从甩油环与转架透盖之间的缝隙溢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风电齿轮箱转架透盖与转架结合面内部密封结构,转架以轴承架设在箱体内,转架上固定套设有甩油环,转架透盖固设在箱体上,转架和甩油环穿过转架透盖所设的通孔,甩油环与转架透盖之间具有机械迷宫密封,甩油环与转架透盖之间具有缝隙,转架透盖内设的润滑油路的喷油口位于转架透盖、轴承、甩油环围成的空间内,并且喷油口朝向轴承,其特征在于:
尼龙动环粘接在轴承内圈之外,尼龙动环内壁粘接有毛毡圈;
尼龙静环粘接在转架透盖的内壁;
尼龙动环直径大于尼龙静环;
尼龙动环内壁粘接的毛毡圈顶抵尼龙静环的外壁,在尼龙动环和尼龙静环之间形成过渡密封;
转架透盖、轴承、尼龙动环、尼龙静环、尼龙动环内壁粘接的毛毡圈围成的空间与转架透盖、甩油环、尼龙动环内壁粘接的毛毡圈围成的空间相互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维士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维士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4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纹管异形端口精准冲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收容腔的装配式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