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人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6299.0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4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富越;黄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宋丽荣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人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人保护装置,其包括纵梁、底部护板和支撑结构,其中,纵梁为固定连接在车身上的金属结构,底部护板为固定连接在车身上的第一塑料结构且设置在纵梁的下方,支撑结构为与底部护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塑料结构且设置在纵梁的前方,纵梁包括挂孔结构,支撑结构具有挂钩结构,挂钩结构挂载于挂孔结构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人保护装置,其通过支撑结构对行人提供支撑,通过支撑结构的挂钩结构来避免底部护板的翻转或下沉,两者配合来减小对行人的伤害指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增加保险杠吸能效果,提高行人保护性能和各类低速碰撞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前保险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行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对其外观及行车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保险杠产品中的功能要求矛盾也日趋明显。保险杠作为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最先与外界接触的部件,需要满足各项碰撞被动安全法规。例如行人保护,低速碰撞,RCAR等。各类碰撞法规均需要保险杠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在X向可拥有更大的溃缩空间以保护车身和行人。但是由于底部护板与车身的安装点比较靠后,在碰撞过程中,会造成底部护板发生下沉或翻转导致不能有效吸能,影响碰撞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底部护板发生下沉或翻转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人保护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人保护装置,其包括纵梁、底部护板和支撑结构,其中,纵梁为固定连接在车身上的金属结构,底部护板为固定连接在车身上的第一塑料结构且设置在纵梁的下方,支撑结构为与底部护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塑料结构且设置在纵梁的前方,纵梁包括挂孔结构,支撑结构具有挂钩结构,挂钩结构挂载于挂孔结构上。
优选地,支撑结构为密布交叉竖筋式结构。
优选地,底部护板还包括位于密布交叉竖筋式结构后方的横贯式的竖筋结构。
优选地,底部护板包括临近车身的安装点结构,底部护板通过安装点结构安装在车身上以位于纵梁的下方。
优选地,支撑结构连接在底部护板的与安装点结构相对的位置。
优选地,支撑结构与底部护板一体成型连接或者通过安装结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塑料结构和第二塑料结构由相同的材料提供。
优选地,底部护板通过紧固件与纵梁固定连接。
优选地,挂孔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挂孔,挂钩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挂钩,挂钩挂载于挂孔内。
优选地,纵梁为前保险杠的小腿金属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人保护装置,其通过支撑结构对行人提供支撑,通过支撑结构的挂钩结构来避免底部护板的翻转或下沉,两者配合来减小对行人的伤害指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增加保险杠吸能效果,提高行人保护性能和各类低速碰撞的性能,减少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特别对于低姿态轿车车型以及底部护板与车身安装点较为靠后的车型效果尤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行人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底部护板和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行人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行人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6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险杠吸能装置
- 下一篇:引线保持结构及电动致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