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旋翼的传力结构及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92748.0 | 申请日: | 202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5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钊;刘一;唐知杨;唐毅恒;梅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紫燕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27/14 | 分类号: | B64C27/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程一凡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旋翼 结构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及下述的传力结构,无人机主体中的电机与主轴连接。还公开了一种主旋翼的传力结构,包括主轴和桨毂,桨毂的中心竖直地开设有连接孔,桨毂中心的上部开设有倒置的锥形槽,主轴穿设于连接孔和锥形槽,桨毂的上端安装有端盖,端盖的下端设有倒置的锥形套,锥形套套设于主轴,锥形套的内壁抵接主轴,且锥形套插设于锥形槽,锥形套的外壁抵接锥形槽的槽壁,端盖竖直地穿设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的下部穿设于桨毂。锥形套相当于设置在桨毂和主轴之间的楔子,第一螺钉拧入桨毂的长度越长,锥形套与主轴之间的间隙越小,锥形套就抱得主轴越紧,避免了桨毂与主轴之间有间隙,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旋翼的传力结构,还涉及一种带有此传力结构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在,由于无人直升机能够垂直起降、自由悬停等特点,各行业运用得越来越多。无人直升机是通过主旋翼的旋转提升而飞行的,主旋翼传力结构是无人直升机的重要机构,由于此处的传力结构传递的动力较大,故其可靠性要求也很高,目前的传力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进一步增加无人机的运行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旋翼的传力结构及无人机,其可靠性好,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主旋翼的传力结构,包括主轴和桨毂,所述桨毂的中心竖直地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桨毂中心的上部开设有倒置的锥形槽,所述锥形槽与连接孔同中心轴,所述主轴穿设于连接孔和锥形槽,所述桨毂的上端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下端设有倒置的锥形套,所述锥形套套设于主轴,所述锥形套的内壁抵接主轴,且所述锥形套插设于锥形槽,所述锥形套的外壁抵接锥形槽的槽壁,所述端盖竖直地穿设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下部穿设于桨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锥形套的侧壁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桨毂水平地穿设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穿过缺口槽,且所述第二螺钉的一部分穿设于主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螺钉的螺纹外径小于缺口槽在水平方向的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轴沿轴向开设有中心孔,所述第二螺钉的一部分穿设于中心孔的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锥形套的内孔为圆柱孔,所述锥形套的外侧面为锥形面,所述锥形槽的圆锥角与锥形套外侧面的圆锥角相同,所述锥形槽的最大直径小于锥形套外侧面的最大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锥形槽的下端设有圆柱槽,所述锥形槽与圆柱槽的竖直高度之和等于锥形套的竖直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桨毂的上端向下凹地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下端与锥形槽的上端连通,所述端盖设于安装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端盖与锥形套为一体式结构。
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桨叶以及上述的主旋翼的传力结构,所述桨叶安装于桨毂,所述无人机主体中设有电机,所述主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方面的有益效果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紫燕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紫燕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2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的山茶油贮存罐
- 下一篇:一种民族服饰生产用具有裁切机构的收卷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