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岩组合地层组合桩基坑支护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02316.1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0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李鹏;王殿斌;聂宁;吕三和;安庆军;王馨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青岛岩土基础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媛媛 |
| 地址: | 266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地层 桩基 支护 体系 | ||
1.一种土岩组合地层组合桩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灌注桩结构,包括若干第一灌注桩,成行排列,沿基坑顶面插入至中等风化硬质岩层以下;
第二灌注桩结构,包括若干第二灌注桩,成行排列,相对第一灌注桩设置在基坑开挖的方向上,与第一灌注桩间隔设置,每个第一灌注桩对应一个第二灌注桩,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之间经刚架梁连接;所述第二灌注桩沿基坑顶面插入至中等风化硬质岩层以下;
钢管桩结构,包括若干钢管桩,成行排列,相对第二灌注桩设置在基坑开挖的方向上,与第二灌注桩间隔设置;钢管桩和第二灌注桩之间经连系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岩组合地层组合桩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系进一步包括竖向锚杆结构,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竖向锚杆;所述竖向锚杆竖向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第一灌注桩之间,和/或,任一一个第一灌注桩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岩组合地层组合桩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系进一步包括:
第一冠梁,设置在第一灌注桩结构的顶部,连接所有第一灌注桩;
第二冠梁,设置在第二灌注桩结构的顶部,连接所有第二灌注桩;
所述刚架梁连接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岩组合地层组合桩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系进一步包括如下结构之一或组合:
设置在第二灌注桩开挖一侧表面的面层;
设置在钢管桩开挖一侧表面的面层;
所述面层包含钢筋网和混凝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岩组合地层组合桩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系梁第一端部覆盖设置在所有钢管桩的顶部,连系梁第二端部与第二灌注桩的基坑开挖侧连接;所述连系梁第二端部的截面高度大于第一端部的截面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岩组合地层组合桩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系梁第二端部设置有锁脚斜向锚杆,所述锁脚斜向锚杆沿连系梁向第一灌注桩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插入第二灌注桩后侧的地质结构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岩组合地层组合桩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系进一步包括第一腰梁,连接所有第二灌注桩,设置第二灌注桩的开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岩组合地层组合桩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沿第一腰梁设置有第一斜向锚杆,所述第一斜向锚杆由第一腰梁向第一灌注桩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插入第二灌注桩后侧的地质结构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岩组合地层组合桩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系进一步包括第二腰梁,连接所有钢管桩,设置在钢管桩的开挖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土岩组合地层组合桩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沿第二腰梁设置有第二斜向锚杆,所述第二斜向锚杆由第二腰梁向第一灌注桩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插入第二灌注桩后侧的地质结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青岛岩土基础工程公司,未经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青岛岩土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23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