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横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1022.8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9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易书云;易仕桂;陆照俊;周越华;殷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光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横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横梁结构,包括薄壁型钢、钢筋、抱箍和连接榫头,薄壁型钢中形成截面为C形的槽腔,若干个钢筋沿薄壁型钢长度方向排布于槽腔中,若干个抱箍周向点焊于各个钢筋的外圈形成钢筋笼,连接榫头固定并伸出于薄壁型钢的端面,从而作为装配连接部,抱箍呈窄带状,自薄壁型钢外拧入连接螺钉与抱箍固连,将薄壁型钢与抱箍锁定,槽腔中浇筑有混凝土层,从而将薄壁型钢、钢筋、抱箍、连接榫头凝结为整体。上述组合横梁结构在横梁上设计了实现榫接功能的连接榫头,以便快速装配,同时通过抱箍、连接螺钉实现了薄壁型钢中钢筋的固定,使得横梁整体结构性好,与混凝土的结合力强,与集成型钢搭建更加便捷、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横梁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在建筑结构领域中使用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新式钢结构形式不断涌现,已在工程领域应用,并且数量也在不断攀升,拥有广阔的前景。集成型钢是钢结构中的一种,尤其在高度方向上拼焊连接方式极具优势,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但在集成型钢上安装横梁时,主流方式还是采用先通过螺栓固连,再焊接成型。此装配方式中,横梁作为整体件,连接用螺栓承载能力差,容易断裂,固定不牢靠,现场施工量大,劳动强度高,难度大,效率低,导致施工周期长,无法凸显集成型钢的整体优势。另外,也有一些拼接式横梁,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搭建便捷性,但结构稳定性较差,特别是与混凝土的结合力不足。
因此,希望从横梁结构的角度进一步改进,提高横梁的连接强度和装配便捷性,满足施工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横梁结构,优化现有横梁结构,提高结构强度和连接可靠性,实现横梁简便安装。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横梁结构,其包括薄壁型钢、钢筋、抱箍和连接榫头,薄壁型钢中形成截面为C形的槽腔,若干个钢筋沿薄壁型钢长度方向排布于槽腔中,若干个抱箍周向点焊于各个钢筋的外圈形成钢筋笼,连接榫头固定并伸出于薄壁型钢的端面,从而作为装配连接部,抱箍呈窄带状,自薄壁型钢外拧入连接螺钉与抱箍固连,将薄壁型钢与抱箍锁定,槽腔中浇筑有混凝土层,从而将薄壁型钢、钢筋、抱箍、连接榫头凝结为整体。
特别地,薄壁型钢上对应连接螺钉的拧入位置设置有使连接螺钉沉入其中的燕尾凹槽。
特别地,薄壁型钢为分体结构,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两个半部的至少一个燕尾凹槽重叠嵌套,并由连接螺钉同时固定从而合体。
特别地,薄壁型钢的侧边超出钢筋笼,且侧边的内侧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加强板,加强板抵靠于或焊连于某一抱箍上。
特别地,抱箍的两端头于槽腔的开口处重叠并焊接固连。
特别地,连接榫头靠着薄壁型钢的底部放置并嵌入钢筋笼中,连接榫头的外壁与钢筋贴靠并焊连。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组合横梁结构在横梁上设计了实现榫接功能的连接榫头,以便快速装配,同时通过抱箍、连接螺钉实现了薄壁型钢中钢筋的固定,使得横梁整体结构性好,与混凝土的结合力强,与集成型钢搭建更加便捷、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横梁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横梁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横梁结构的第三种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光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光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1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