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瞬态响应增强的双环路LDO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8477.8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5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王自鑫;姚剑锋;张顺;胡炳翔;杨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3/26 | 分类号: | G05F3/26 |
代理公司: | 佛山汇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0 | 代理人: | 陈礼汉;张俊平 |
地址: | 5280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瞬态 响应 增强 环路 ldo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电路领域,特别是一种瞬态响应增强的双环路LDO电路,包括误差放大器EA、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负载电容C1和功率管MP,还包括第一MOS管MN、电流采样电路和瞬态响应增强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VIN1、第二输入端VMP和第一输出端VO1,瞬态响应增强电路包括第三输入端VIN2、第四输入端V2、第五输入端VREF2、第六输入端VDD和第二输出端VO2。本实用新型既能以相对简单的电路结构增强LDO瞬态响应能力,又不影响主环路的传输时间,实现了降低输出阻抗,并将输出极点推至高频,进一步加快了响应速度,从而增强了LDO电路的瞬态响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电路领域,特别是一种瞬态响应增强的双环路LDO电路。
背景技术
LDO(Low Dropout Regulator,线性稳压器)电路是电源管理芯片的一种,因其面积小,应用简单,越来越广泛应用在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特别是片上系统(SOC);然而LDO电路应用在片上系统时,如果在片内集成大电容,会大幅增加芯片面积,如果采用片外电容,则需要增加芯片的引脚,因此LDO电路无法使用加大容值的负载电容,从而导致LDO瞬态响应和PSR性能显著下降。
为了增强LDO电路的瞬态响应能力,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在LDO主反馈环路中添加摆率增强电路、低阻缓冲器等方法,但在高性能指标的LDO电路设计中,这些方法会导致主环路传输路径较长,阻碍了瞬态响应能力的增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瞬态响应增强的双环路LDO电路,在传统单环路结构中添加由电流采样电路、瞬态响应增强电路构成的第二环路,既能以相对简单的电路结构增强LDO瞬态响应能力,又不影响主环路的传输时间,并且在LDO电路的输出端添加NMOS管,实现了降低输出阻抗,并将输出极点推至高频,进一步加快了响应速度。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瞬态响应增强的双环路LDO电路,包括误差放大器EA、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负载电容C1和功率管MP,还包括第一MOS管MN、电流采样电路和瞬态响应增强电路,误差放大器EA的一个输入端与外部参考电压VREF1连接,另一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功率管MP的漏极、第一MOS管MN的漏极和LDO电路的输出端VOUT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端与功率管MP的栅极连接,功率管MP的源极与输入电压VIN连接,第一MOS管MN的栅极与第一MOS管MN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MN的源极接地,负载电容C1跨接在LDO电路的输出端VOUT和地之间;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VIN1、第二输入端VMP和第一输出端VO1,瞬态响应增强电路包括第三输入端VIN2、第四输入端V2、第五输入端VREF2、第六输入端VDD和第二输出端VO2,第一输入端VIN1、第三输入端VIN2分别与输入电压VIN连接,第二输入端VMP与功率管MP的栅极连接,第一输出端VO1与第四输入端V2连接,第五输入端VREF2与外部参考电压VREF2连接,第六输入端VDD与外部电压VDD连接,第二输出端VO2与功率管MP的栅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84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学数学虚拟教学互动直播式装置
- 下一篇:物联网可视化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