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侧面泵浦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7943.0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4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金凤文;庞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镭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23 | 分类号: | H01S3/23;H01S3/09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01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侧面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侧面泵浦模块,包括n段激光棒,n段激光棒的光轴同轴串联;任意相邻两个激光棒表示为第1激光棒和第2激光棒,第1激光棒的第1侧面设置第1泵浦源进行泵浦,第1激光棒的第2侧面固定在第1棒架上进行传导冷却;第2激光棒的第1侧面固定在第2棒架上进行传导冷却,第2激光棒的第2侧面设置第2泵浦源进行泵浦;其中,第1泵浦源的泵浦光方向和第2泵浦源的泵浦光方向相对于光轴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若干段较短的激光棒光轴串联制作形成,降低了机械加工难度。同时,通过相邻两段激光棒的泵浦光源相对摆放的措施,提升光束质量和光束指向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激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侧面泵浦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的传导冷却型半导体侧面泵浦模块,大多采用一根较长的激光棒,泵浦源和冷却分段交替进行的方案;或者采用方形截面的激光棒,对其一个侧面进行泵浦,泵浦面相邻的两面进行冷却的方案。
上述两种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激光棒的机械加工难度较高;2,激光棒上冷源与热源的矢量方向不一致,导致激光棒热透镜效应不稳定,影响光束指向稳定性;3,方形截面激光棒能量分布无法做到中心对称,影响激光棒输出激光的能量均匀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侧面泵浦模块,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侧面泵浦模块,包括n段激光棒,其中,n≥2;n段激光棒的光轴同轴串联;任意相邻两个激光棒表示为第1激光棒和第2激光棒,第1激光棒的第1侧面设置第1泵浦源进行泵浦,第1激光棒的第2侧面固定在第1棒架上进行传导冷却,其中,第1激光棒的第1侧面和第1激光棒的第2侧面为相对的两个侧面;
第2激光棒的第1侧面固定在第2棒架上进行传导冷却,第2激光棒的第2侧面设置第2泵浦源进行泵浦;其中,第2激光棒的第1侧面和第2激光棒的第2侧面相对的两个侧面;
其中,第1泵浦源的泵浦光方向和第2泵浦源的泵浦光方向相对于光轴相对设置。
优选的,第1激光棒的第1侧面为左侧面;第1激光棒的第2侧面为右侧面;第2激光棒的第1侧面为左侧面;第2激光棒的第2侧面为右侧面。
优选的,第1激光棒的第1侧面为上侧面;第1激光棒的第2侧面为下侧面;第2激光棒的第1侧面为上侧面;第2激光棒的第2侧面为下侧面。
优选的,n段激光棒的光轴同轴串联包括:
n段激光棒的光轴直线型排列串联,或者,n段激光棒的光轴之间通过反射器件或折射器件后,折叠式排列串联。
优选的,各段激光棒的长度相同,或者不相同。
优选的,各段激光棒对应的泵浦源的排列方式相同,或者不相同。
优选的,各段激光棒对应的泵浦源的出光功率相同,或者不相同。
优选的,各段激光棒对应的泵浦源的种类相同,或者不相同。
优选的,激光棒对应的泵浦源种类为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或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优选的,在相邻两段激光棒之间的光路上,设置光学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导体侧面泵浦模块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若干段较短的激光棒光轴串联制作形成,降低了机械加工难度。同时,通过相邻两段激光棒的泵浦光源相对摆放的措施,提升光束质量和光束指向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导体侧面泵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镭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镭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7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