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80001.1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3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兵华;叶燕飞;费荣;郝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26 | 分类号: | B21D53/26;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何冲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辐 加强 加工 方法 | ||
1.一种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轮辐(10)的落料正拉延工序中,将板状毛坯(1)加工成具有中心安装盘(100)和支撑环板(200)的碗状结构,并冲压出工艺孔(2)以作为所述轮辐(10)的中心过孔(11)的基本形状;
完成所述工艺孔(2)的冲压后,进入所述轮辐(10)的初成型工序,在所述初成型工序中,对所述工艺孔(2)的外周侧进行一次冲压以形成预加强筋;
完成所述初成型工序后,进入所述轮辐(10)的修边冲孔工序,在所述修边冲孔工序中,对一次冲压形成的所述预加强筋进行二次冲压,以形成加强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加强筋的高度小于所述加强筋(1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2)的高度为H,其中,1mm≤H≤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落料正拉延工序中,所述工艺孔(2)为不是圆形的工艺孔(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成型工序中,一次冲压形成所述预加强筋的同时,在所述预加强筋的外周侧冲出螺母包(13),以使所述预加强筋位于所述工艺孔(2)和所述螺母包(1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修边冲孔工序中,对所述碗状结构的外周缘进行修边处理,以使所述碗状结构的外周缘的外轮廓线呈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修边冲孔工序中,将所述工艺孔(2)进行扩孔以加工成所述中心过孔(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修边冲孔工序之后,所述加强筋(12)的加工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所述轮辐(10)的修边冲孔工序之后,进入所述轮辐(10)的翻边工序,并在所述翻边工序中检验所述加强筋(12)是否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边工序中,对经过修边冲孔工序之后的轮辐(10)基材进行外周缘的翻边处理,以使所述轮辐(10)基材的外周缘沿所述轮辐(10)的轴向延伸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检验所述加强筋(12)是否成型包括:
将所述轮辐(10)基材置于检验装置(20)的下模座(21)上,当所述检验装置(20)的上模座(22)下降到与所述下模座(21)贴合的位置处时,所述上模座(22)带动其上的检测结构到达预设位置,并与所述下模座(21)上的指示结构接触,以提示所述加强筋(12)成型;
当所述检验装置(20)上的上模座(22)下降到与所述下模座(21)贴合的位置处时,所述上模座(22)带动其上的检测结构向下移动,所述检测结构没有与所述指示结构接触,以提示所述加强筋(12)没有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00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收信号的相位跟踪方法、装置和信号处理系统
- 下一篇: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