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高速碰撞缓冲防护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0246.8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4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脉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王建文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高速 碰撞 缓冲 防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高速碰撞缓冲防护器,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壳,固定壳一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固定板,连接固定板的一端固定有缓冲板,固定壳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抵消缓冲板接收到冲击力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至少由第一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和第三缓冲组件组成,第二缓冲组件位于第一缓冲组件的顶部和底部,第三缓冲组件位于第二缓冲组件的一端,固定壳远离缓冲板的一端安装有用于进行连接的定位机构。本发明通过缓冲板、缓冲机构和定位机构的配合,让防护器在使用时能够对撞击力度进行更多的缓冲,且通过第一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和第三缓冲组件的配合,让缓冲机构在使用时能够抵消更多的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高速碰撞缓冲防护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汽车碰撞、追尾的状况时有发生,虽然现在很多汽车都有智能的刹车系统,但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为此,常有在汽车的尾部添加用于减小碰撞时冲击力的缓冲防护器,现有的缓冲防护器在使用时对冲击力的缓冲抵消不够完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高速碰撞缓冲防护器,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缓冲防护器在使用时对冲击力的缓冲抵消不够完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高速碰撞缓冲防护器,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一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固定板,所述连接固定板的一端固定有缓冲板,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抵消缓冲板接收到冲击力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至少由第一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和第三缓冲组件组成,所述第二缓冲组件位于第一缓冲组件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三缓冲组件位于第二缓冲组件的一端,所述固定壳远离缓冲板的一端安装有用于进行连接的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由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和第三缓冲层组成,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内侧固定有第三缓冲层,所述第三缓冲层的内侧固定有第二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层由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制成,所述第二缓冲层为铍青铜,所述第三缓冲层的材质为聚甲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连接板、固定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支撑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固定块与连接固定板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用于进行辅助消除冲击力的抵消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连接固定板一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杆,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块,且所述第一固定块与固定壳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抵消组件包括防护壳、限位柱、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所述限位柱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滑动连接有防护壳,且所述防护壳与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柱的外侧且位于防护壳的一端套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防护壳的内部且位于限位柱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缓冲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限位滑动块、限位滑动轴、第三缓冲弹簧和第三连接杆,所述限位滑动轴与固定壳固定,所述限位滑动轴外侧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动块,所述限位滑动轴的外侧且位于限位滑动块的一端均套接有第三缓冲弹簧,所述限位滑动块靠近支撑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且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支撑壳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包括固定缸、连接柱、限位壳、第四缓冲弹簧和密封圈,所述连接柱与连接板固定,所述连接柱远离连接板一端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的内部装配有第四缓冲弹簧,所述限位壳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固定缸,所述固定缸远离连接柱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气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脉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脉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0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