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钢混建筑组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1666.X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1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皓;郑明召;孙鸿敏;刘洁;王月栋;张泽宇;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E04C3/06;E04B1/41;E04B1/6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吴强;刘广途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建筑 组合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混建筑组合结构,其包括预制混凝土楼板、钢梁和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预装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端部;所述连接钢板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卡接部;所述钢梁的上翼缘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端部搭接在所述上翼缘板上,所述卡接部插装在所述连接孔内。本申请通过设置有预装的连接钢板,可以实现预制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快速安装,作业量小、效率高,安装后连接结构更加牢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钢混建筑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装配式建筑比例和规模化程度较低,不符合发展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绿色环保、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的独特优势,极大促进了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现有的装配式组合结构发挥了钢与混凝土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样存在现浇楼板具有作业量大、施工时间长、楼盖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混建筑组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钢混建筑组合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楼板、钢梁和连接钢板;
所述连接钢板预装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端部;所述连接钢板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卡接部;
所述钢梁的上翼缘板上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端部搭接在所述上翼缘板上,所述卡接部插装在所述连接孔内。
本申请通过设置有预装的连接钢板,可以实现预制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快速安装,作业量小、效率高,安装后连接结构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短板,所述连接短板预埋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内部,所述连接短板一侧与预制混凝土楼板内的通长钢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短板另一侧通过中间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
其中,中间连接件可以是连接块、连接杆等形式,中间连接件一端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楼板内,另一端自预制混凝土楼板中伸出与连接钢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短板大体与所述连接钢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板上设置有钢筋孔;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对接时,两个预制混凝土楼板上两个连接钢板相对布设,利用钢筋或螺栓穿过两个连接钢板上的钢筋孔,进而将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板上设置有混凝土隼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端面平行且间隔设置。
连接钢板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端面保持设定间隔,可以为插入钢筋孔内的剪切钢筋或螺栓预留出有效的插入长度,从而保证必要的连接强度,同时为楼板对接时,在间隔内旋拧螺母留出必要的操作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翼缘板底部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所述卡接部平行布设,限位板与所述卡接部分别对应设置有通孔;利用螺杆、螺栓或销轴插入所述通孔内,将限位板与所述卡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翼缘板上的连接孔与所述卡接部之间留有设定间隙,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相对于所述钢梁可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间隙内填充有橡胶条等弹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端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齿槽,所述连接钢板设置在所述齿槽内。
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对接,中间填充现浇混凝土,混凝土可通过混凝土隼孔流入连接钢板与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缝隙内,其中楼板端部的齿槽结构,可有效增加两个楼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1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