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和硅晶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19092.8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1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丽;陈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环领先(徐州)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20 | 分类号: | C30B15/20;C30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体 制备 方法 晶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和硅晶体。其制备方法包括:在等径生长阶段,根据方程Gh=a*h2+b*h+G0得到Gh,根据方程GH=k*H+G0得到GH,其中,a和b为常数,h及H为相对于固液界面高度,分别取值为‑10~0mm、0~10mm,Gh为距离固液界面高度h处边界层的轴向温度梯度,GH为距离固液界面H区域处的轴向温度梯度;在固液界面至第一参考面区域内调整温度梯度至Gh,在固液界面至第二参考面区域内调整温度梯度至GH。该方法通过量化控制固液界面上方及下方区域内轴向温度梯度,使形成的I型和V型点缺陷在固液界面处扩散和再复合,减小点缺陷形成浓度,控制微缺陷的尺寸,增加完美晶体窗口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和硅晶体。
背景技术
Voronkov提出V/G理论,具体为提拉速度与长晶固液界面附近的温度梯度G比值即V/G在CZ长晶过程存在临界值,当V/G比值小于临界值时,晶格间隙型点缺陷(I型点缺陷)浓度高于空孔型点缺陷(V型点缺陷),晶体中残留过多I型点缺陷,称为I-型硅晶体;当V/G比值大于临界值时,晶格间隙型点缺陷(I型点缺陷)浓度低于空孔型点缺陷(V型点缺陷),晶体中则残留过多V型点缺陷,称为V-型晶体;当V/G比值等于临界值时,残留在晶体中的I型点缺陷和V型点缺陷浓度很小,相差也不大,生长为缺陷较少的晶体,即完美晶体。
随着半导体计算的不断发展,硅晶体半导体材料尺寸不断增加,品质要求更高,生产大尺寸半导体硅晶体技术挑战更大。而精准控制CZ生长晶体工艺,制备完美晶体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和硅晶体,该方法通过量化控制固液界面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内轴向温度梯度,使长晶过程形成的I型点缺陷和V型点缺陷在固液界面处扩散和再复合,减小点缺陷形成浓度,控制微缺陷的尺寸,增加完美晶体窗口宽度。另外,该方法特别适合大直径晶棒的生长,也可提高大尺寸晶棒的完美晶体的良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晶体的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
在等径生长阶段,根据方程Gh=a*h2+b*h+G0得到Gh,其中,a和b为常数,G0为固液界面处温度梯度,取值为35~55K/cm,h为相对于固液界面高度,取值为-10~0mm,Gh为距离固液界面高度h处边界层的轴向温度梯度,单位为K/cm;
在等径生长阶段,根据方程GH=k*H+G0得到GH,其中,K为常数,G0为固液界面处温度梯度,取值为35~55K/cm,H为相对于固液界面高度,取值为0~10mm,GH为距离固液界面H的区域处轴向温度梯度,单位为K/cm;
在固液界面至第一参考面的区域内调整温度梯度至Gh,其中,所述第一参考面为固液界面下方10mm的界面;
在固液界面至第二参考面的区域内调整温度梯度至GH,其中,所述第二参考面为固液界面上方10mm的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环领先(徐州)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环领先(徐州)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9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饲料加工用环模造粒机
- 下一篇:适用于多规格液压设备的减震降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