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15832.0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曹鸿一;梁锏文;孙玉婷;康品;刘仁燕;王科晶;王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N63/22;A01P1/00;A01P3/00;A01P5/00;A01P21/00;C12R1/22;C12R1/07;C12R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25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伯克氏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都会伴随着病虫害,也会遇到产量和质量的问题。
在20世纪,大家会使用化学药剂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慢慢的发现了化学药剂的缺点,虽然能够一时解决问题,但是长期使用导致的抗药性、农药残留和土壤问题往往很难逆转,甚至于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威胁。
近年来,人们将目光投向生物领域,利用植物、动物、细菌等天然产物去解决上述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果,让大家看到了曙光,微生物,包括细菌也就随之成为了医药和农药的重要来源。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微生物菌剂能有效的改善土壤,促进土壤生态恢复,同时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在这些微生物中,比较受人关注的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侧孢短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植物乳杆菌,近年来,人们对一种新的细菌-伯克氏菌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伯克氏菌目属于细菌中变形菌门的β-变形菌纲,是继放线菌后的天然产物来源的第二大类细菌。伯克氏菌能够存在于水和土壤等多种生态环境中,能够分泌包括各种具有蛋白水解活性和溶血活性的胞外酶在内的多种次级代谢产物。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伯克氏菌中的一部分为植物促生菌,可定植于植物根部和根际,与植物宿主共生结瘤,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领域被广泛关注与应用。但因伯克氏菌的种类、试验条件以及宿主植物的不同,使用伯克氏菌所显示的效果也不相同。
为了追求高效、便捷的使用,人们也在探索开发复配的微生物菌剂。但是往往由于细菌的存活条件不同,所得到的菌剂中,有效菌的数量不高,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筛选配比,筛选出了存活条件类似的微生物进行复配,得到一种微生物菌剂,该菌剂能够有效改善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吸收营养的能力,增强作物的抗病性,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前期经发明人筛选分离,得到一株伯克氏菌(
(1)较好的防治植物病虫害,例如植物寄生线虫、立枯病等;
(2)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3)有效的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以该伯克氏菌为基础,发明人筛选了多种微生物和处方,最后组成了一种复配微生物菌剂,该复配微生物菌剂能较好的保留各组微生物的特性,并且,相对于单独的微生物菌剂具有更好的杀线虫和促生作用,且该复配微生物菌剂可同时针对立枯丝核菌、柑橘溃疡病菌、青枯劳尔氏菌、枯萎病病菌等多种病菌产生防治效果,具有广谱抑菌性。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生物菌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微生物发酵液、黄腐酸钾、水、磷酸二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发酵液由伯克氏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两种以上菌株的发酵液复配而成。
所述伯克氏菌分离自云南省橡胶树的根际土壤,样本采集自云南省橡胶树的根际土壤,分离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5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