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中孔的铝压铸件的压铸模和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15538.X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王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7/2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 33248 | 代理人: | 钱明君 |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压铸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中孔的铝压铸件的压铸模和使用方法,包括动模组件、定模组件和内芯组件;内芯组件包括位于中心的内抽件以及围绕于内抽件的四周的内滑块组件,内滑块组件包括至少两组侧向配合的且均可径向移动的第一内滑块和第二内滑块;第一内滑块的内壁与内抽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第二内滑块的内壁与内抽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β,夹角α大于夹角β;第一内滑块和第二内滑块的侧壁之间通过径向斜面构造配合,径向斜面构造可使第一内滑块相对第二内滑块向内移动;第二状态下,内抽件抽离内滑块组件的中心腔,第一内滑块、第二内滑块向内收缩,以使各内滑块的外壁远离铝压铸件内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铸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中孔的铝压铸件的压铸模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铝压铸件包括减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雨刮器骨架等。生产铝压铸件,需要用到相应的模具,利用压铸机向模具型腔内注入液态铝,待冷却后取出,最后通过后续加工得到成品。
如图1所示的筒状的铝压铸件具有中孔,且铝压铸件体积大,中孔的深度较长。传统技术中,一般采用具有一定脱模斜度的内滑块沿中孔的中心轴线抽芯。而这种方法毛坯件的加工余量不均匀,后续机加工过程中易使切削刀具磨损;再则,加工余量超过所需的常规值,铸件的机加工切削时间变长,而且也浪费原材料。此外,机加工切削余量多的地方,铸件内部的气孔容易被暴露,导致产品不合格率上升。
申请公布号为CN110238365A的通孔压铸件的抽芯机构和压铸模及压铸模的使用方法,公布了抽芯机构包括两个轴向移动的内滑块,且内滑块的分型面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阶梯式的倾斜面,各倾斜面与模具型腔的中心轴线具有第一夹角;滑块沿直线进行塞芯和抽芯运动,其运动方向与模具型腔的中心轴线具有第二夹角,且第二夹角小于第一夹角。
上述专利内滑块抽芯后得到的铝压铸件毛坯的的通孔为直孔,且孔径均一,即加工余量均一。但是抽芯角度要求严格,因此对模具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长期生产过程容易出现脱模困难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中孔的铝压铸件的压铸模,进一步地提供使用该压铸模进行铝压铸件加工的方法,用以得到加工余量均匀的毛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中孔的铝压铸件的压铸模,包括动模组件、定模组件和内芯组件;
所述动模组件、定模组件和内芯组件围合形成压铸型腔,所述内芯组件用于成型所述铝压铸件的中孔;
所述内芯组件包括位于中心的内抽件以及围绕于内抽件的四周的内滑块组件,所述内抽件连接所述定模组件,所述内滑块组件设于且被限制在所述动模组件内;
所述内滑块组件包括至少两组侧向配合的且均可径向移动的第一内滑块和第二内滑块;
所述第一内滑块和第二内滑块围合形成中心腔,所述第一内滑块和第二内滑块的内壁和内抽件的外周壁之间通过纵向斜面构造配合;
所述第一内滑块的内壁与所述内抽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所述第二内滑块的内壁与所述内抽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β,夹角α大于夹角β;
所述第一内滑块和第二内滑块的侧壁之间通过径向斜面构造配合,所述径向斜面构造可使所述第一内滑块相对第二内滑块向内移动;
第一状态下,所述动模组件和定模组件合模,所述内抽件随定模组件伸入所述内滑块组件的中心腔内,所述第一内滑块、第二内滑块和内抽件之间紧贴合,以使各内滑块的外壁形成一个与铝压铸件内孔相匹配的整体;
第二状态下,所述动模组件和定模组件开模,所述内抽件抽离所述内滑块组件的中心腔,同时所述第一内滑块、第二内滑块向内收缩,以使各内滑块的外壁远离铝压铸件的孔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5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