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电机协同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0068.8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5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森;陈伟;俞成浦;邓方;刘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P5/46 | 分类号: | H02P5/46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余洪 |
地址: | 40113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协同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电机协同控制系统,包括STM32F407控制器,以及与之通讯连接的红外遥控单元与电机驱动单元;STM32F407控制器通过红外遥控单元接收外部红外遥控信号,对外部红外遥控信号解码生成第一电机控制命令,基于第一电机控制命令通过电机驱动单元,以控制电机运行状态。将STM32F407控制器作为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既是解码红外遥控信号并发送命令的上位机,也是执行电机控制命令的下位机,上位机与下位机统一的单控制器设计方案,减少了机械结构和电路结构复杂性,降低了信号干扰,整个控制系统简易小型化,可移植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电机协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多电机协同控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电机控制领域,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开发应用广泛。
但传统的嵌入式电机控制,往往只针对一个电机或两个电机,少有多个电机的同步控制。
而通常多电机控制系统,机械结构和电路结构复杂,往往需要使用总线等进行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存在通信延迟和信号干扰等问题。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正在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快速迈进,远程操作和维护将是智能制造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如何让现场测试人员远离复杂的电机台架试验场地,且又能准确控制电机的运行,并实时监控,也是值得关注的地方。基于以上分析,传统的电机控制应用场景主要存在以下难点需要突破:
1.单电机控制系统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向多电机协同控制转变;
2.电机控制系统机械结构和电路结构复杂,存在较多的信号干扰,需向小型化、简易化转变;
3.测试人员往往与电机测试系统身处同一试验环境,存在人员噪声污染和其他安全隐患风险,需向远程操作监控方式转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电机协同控制系统,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多电机控制系统,机械结构和电路结构复杂,存在较多的信号干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电机协同控制系统,包括 STM32F407控制器,以及与之通讯连接的红外遥控单元与电机驱动单元;
所述STM32F407控制器通过所述红外遥控单元接收外部红外遥控信号,对外部红外遥控信号解码生成第一电机控制命令,基于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以控制电机运行状态,电机运行状态包括电机启停、转向及转速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多电机协同控制系统还包括与STM32F407控制器通讯连接的远程监控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下发的远程控制信号,并对该远程控制信号进行解码生成第二电机控制命令,基于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电机驱动单元,以控制电机运行状态。
可选的,所述红外遥控单元由红外遥控接收头、红外遥控器及STM32F407 定时器TIM1组成;其中,所述红外遥控接收头集成在所述STM32F407控制器内,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红外遥控器发出的外部红外遥控信号,STM32F407定时器TIM1解码该外部红外遥控信号的高低电平,处理得到红外遥控信号的控制码数值,基于该控制码数值生成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命令;控制码数值与电机运行状态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远程监控单元包括4G/5G通信模块,该4G/5G通信模块集成在所述STM32F407控制器上,通过该4G/5G通信模块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所述远程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包括电机驱动器、电机转速传感器及动力电池;通过所述电机驱动器驱动电机运行状态的调整,每个电机由一个单独的所述电机驱动器驱动;所述电机转速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电机转速,并发送给所述 STM32F407控制器;所述动力电池用于对各所述电机驱动器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未经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0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