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板油墨面凸点的缺陷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6205.7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4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海;李立帆;许敬宇;张景辉;刘海洋;易立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英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冯世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板油 墨面凸点 缺陷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板油墨面凸点的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创建检测系统;步骤二、采集PCB图像;步骤三、对PCB的图像进行运算处理;步骤四、信息展示;本发明可以通过使用软件系统自动对PCB板进行检测的方式来代替人眼查看,从而降低了人眼查看的缺陷,提高了PCB板的检测效率,降低了人工检测与人工管理的成本,避免了发生PCB板漏检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板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板油墨面凸点的缺陷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制线路板,简称印制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为了使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气互连,都要使用印制板。印制线路板由绝缘底板、连接导线和装配焊接电子元件的焊盘组成,具有导电线路和绝缘底板的双重作用;针对PCB板油墨凸起的缺陷,由于PCB板种类多,成本高,开发难度大等问题,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检测方法,并且甲方经常因凸点缺陷存在的问题被其客户投诉而急需这类检测设备,以代替人眼察看凸点缺陷,因为人眼察看缺陷,存在人工贵,管理难,效率低,漏检多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PCB板油墨面凸点的缺陷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CB板油墨面凸点的缺陷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CB板油墨面凸点的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创建检测系统:创建PCB油墨凸起缺陷3D检测软件系统,该系统由通信模块、算法模块和显示模块组成;
步骤二、采集PCB图像:将PCB板放入检测设备后,通过通信模块接收下位机PLC发来的采图信号,3D相机开始采图;
步骤三、对PCB的图像进行运算处理:3D相机将采集的图片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算法模块上,算法模块对接收到的3D图进行运算处理;
步骤四、信息展示;算法模块将图片处理完后的检测结果展现到显示模块上,并在存储模块上进行保存处理完后的结果图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一中,算法模块内置有图像算法。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一中,通信模块用于服务器IP和端口号的设置及保存,并进行测试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二中,下位机PLC发出采图信号后,3D相机会被上位机打开,然后3D相机会进行采图,3D相机待采图完成后,上位机会从3D相机的内存中把图片取出来放到上位机的内存中。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以通过使用软件系统自动对PCB板进行检测的方式来代替人眼查看,从而降低了人眼查看的缺陷,提高了PCB板的检测效率,降低了人工检测与人工管理的成本,避免了发生PCB板漏检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PCB板油墨面凸点的缺陷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PCB板油墨面凸点的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创建检测系统:创建PCB油墨凸起缺陷3D检测软件系统,该系统由通信模块、算法模块和显示模块组成,其中算法模块内置有图像算法,通信模块用于服务器IP和端口号的设置及保存,并进行测试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英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英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6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精度位移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芯尾纤的防护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