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结构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2941.5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1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宁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宋海斌 |
地址: | 201702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结构 车辆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身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一立柱的第一中心轴线和第一轮毂的第二中心轴线都平行于第一方向,且第一中心轴线位于第二中心轴线靠近车身结构的一侧,从而在25%小重叠碰撞测试过程中,当车身结构与碰撞壁障发生碰撞时,在第一轮毂挤压第一立柱的过程中,第一轮毂会受到第一立柱施加的偏向力,使得第一轮毂向车身结构的外侧移动,从而能够降低第一轮毂对第一立柱的正面冲击力度,能够降低第一立柱侵入驾驶舱的程度,从而能够保障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安全技术的发展,目前,在车辆的碰撞测试流程中,越来越多的测评机构引用了25%小重叠碰撞测试,以更加全面的评测车辆的安全性能。
对于目前车辆而言,在25%小重叠碰撞测试过程中,由于碰撞壁障与车辆正面的重叠率较小,碰撞壁障前纵梁结构与碰撞壁障正对的部分较少,导致碰撞壁障会直接与轮胎接触,进而推动轮毂挤压A柱,最终导致A柱变形、甚至断裂,侵入驾驶舱威胁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车辆载碰撞测试过程中轮毂会挤压A柱,导致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柱,包括第一立柱;
第一轮毂,沿第一方向与第一立柱相对设置,第一立柱的第一中心轴线和第一轮毂的第二中心轴线都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一中心轴线位于第二中心轴线靠近车身结构的一侧;第一方向为车身结构的车头指向车尾的方向。
可选地,沿第一方向,第一轮毂遮挡第一立柱;第一立柱朝向第一轮毂的一侧具有第一倾斜部,第一倾斜部与第二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90°。
可选地,第一立柱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连接围合形成第一立柱的腔室;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沿第一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可选地,第一立柱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沿第一方向,第一加强板与第一轮毂的第一部相对应。
可选地,第一立柱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沿第一方向,第二加强板与第一轮毂的第二部相对应。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与第二板件固定连接;
第一加强板远离第二板件的一侧逐渐靠近第一板件,第二加强板远离第二板件的一侧逐渐靠近第一板件。
可选地,车身结构还包括门槛结构,与第一立柱的一端连接;
门槛结构内设置有第三加强板,沿第一方向,第三加强板与第一轮毂的第三部相对应。
可选地,门槛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三加强板与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第三加强板远离第一侧壁的一侧逐渐靠近第二侧壁。
可选地,车身结构还包括车身底盘和电池组件,车身底盘与第一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池组件设置于车身底盘远离第一立柱的一侧。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任一车身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29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