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氮化镓晶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4076.X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晓;宋文涛;徐耿钊;刘争晖;张春玉;陈科蓓;韩厦;徐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5/00 | 分类号: | C30B25/00;C30B29/40;C30B29/6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周仁青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 氮化 晶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二维氮化镓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S1、提供金属片,并清洗;所述金属片表面覆盖有贵金属膜,所述贵金属膜为金膜或铂膜,贵金属膜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nm;
S2、加热融化镓金属,将熔融态的金属镓转移至金属片上;
S3、将金属片及熔融态的金属镓置于反应腔室中,并对反应腔室进行抽真空;
S4、加热反应腔室至恒定温度后,向反应腔室中通入氮源,使氮原子传输到金属镓表面,进行二维氮化镓晶体的生长;氮源为氮等离子体,恒定温度为600℃~1100℃;或,氮源为氨气,恒定温度大于或等于800℃;
所述步骤S4中,向反应腔室中通入氮源具体为:
向反应腔室中通入氮源,流量为0.1sccm~5sccm,通入时间为1s~20s;
关闭氮源,关闭时间大于通入时间;
重复上述步骤至少两次;
所述步骤S4后还包括:
通过机械剥离工艺,将二维氮化镓晶体从金属片上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为钨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将金属片使用去离子水冲洗后,放入清洗好的玻璃容器中;
先用乙醇超声清洗金属片,再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最后用氮气吹干金属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
先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玻璃容器,再用丙酮超声清洗玻璃容器;
重复上述步骤,完成玻璃容器的清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加热融化镓金属的加热温度为30℃~2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源为氮等离子体时,二维氮化镓晶体的厚度为1nm~15nm,所述氮源为氨气时,二维氮化镓晶体的厚度为1nm~3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40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阀及船用发动机
- 下一篇:网页渲染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