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制备高品质低盐鱼糜制品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82228.2 | 申请日: | 202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1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高瑞昌;石彤;王鑫;李梦哲;袁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A23L29/00;A23L5/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制备 品质 低盐 制品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品质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制备高品质低盐鱼糜制品的方法。步骤为:首先取鱼糜进行斩拌,然后加入食盐(鱼糜质量的0.2‑0.5%)继续斩拌,得到鱼肉糊;在鱼肉糊中依次加入辅料淀粉、味精、白砂糖、香油、姜粉、TGase和精氨酸继续斩拌使其充分混匀,得到鱼糜混合物;再装入模具使其固定成型,整个过程使鱼糜保持在10℃以下;然后采用微波加热,加热后进行冷却,冷却至0~4℃静置10‑14h,得到鱼糜凝胶,即为低盐鱼糜制品;本发明创造性地将TGase与精氨酸协同加入低盐鱼糜中,结合微波加热,时间仅为传统加热的1/20,取得了高品质的低盐健康鱼糜凝胶制品,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品质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制备高品质低盐鱼糜制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鱼糜蛋白以盐溶性的肌原纤维蛋白为主,且鱼糜制品是以肌原纤维蛋白盐溶后通过热诱导的方法制备而成,以此制得的鱼糜制品口感好,易消化,营养丰富,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尽管如此,目前在鱼糜加工领域仍存在两大主要问题:
其一,由于肌原纤维蛋白在高盐条件(3.0wt%氯化钠)下溶解性较好,如果降低盐浓度,则会因为蛋白的不溶性而不会形成凝胶,因此一般鱼糜类凝胶制品属于高盐类产品,不符合现代社会提倡的低盐膳食的健康理念,尤其不适合老年人、儿童、患“三高”等慢性病的特殊人群食用。
其二,鱼糜制品的传统加工方式为二段式水浴加热,即40℃加热60min,然后90℃继续加热30min,加热温度高且时间长,不仅能源消耗大,而且在长时间加热过程中,鱼糜凝胶中的营养成分极易流失到加工水中从而产生大量的废水。这类废水中含有很多水溶性蛋白、极高的COD、氨氮等元素,易发生生化反应并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等,进而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寻找更加环保的加热方式代替传统的二段式加热,从而缩短加工时间,节约能源。
据报道,转谷氨酰胺酶(简称TGase)在鱼糜的水浴加热过程中能够促进蛋白交联,故具备弥补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差所带来的不足的潜力。此外,有研究者们尝试以微波加热部分取代水浴加热,从而缩短部分加工时间和减少部分用水量。然而,微波加热本身存在聚集速率高和水分蒸发快的弊端,易导致制得的鱼糜凝胶表面干燥粗糙,蒸煮损失过高,产品得率下降。也正因如此,尚未有研究能够同时解决以上两大问题,即如何在降低盐浓度的同时缩短加工时间,而又能制备出品质较好的鱼糜凝胶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从精氨酸和TGase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引起的鱼糜凝胶特性的变化角度切入,与高盐鱼糜二段式水浴加热后的凝胶特性进行对比,根据凝胶强度、蒸煮损失和感官评价的结果客观地评价精氨酸和TGase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品质的影响。旨在发明一种快速制备高品质低盐鱼糜制品的方法,满足现代社会低盐膳食健康理念的同时节约能源。
为了实现以上技术目的,具体的生产工艺如下:
一种快速制备高品质低盐鱼糜制品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鱼糜的斩拌:首先取鱼糜放入斩拌机中斩拌,斩拌一段时间后加入食盐继续斩拌,得到鱼肉糊;所述盐的添加量为鱼糜质量的0.2-0.5%;
(2)辅料的添加:在步骤(1)得到的鱼肉糊中依次加入辅料淀粉、味精、白砂糖、香油、姜粉、TGase和精氨酸继续斩拌使其充分混匀,得到鱼糜混合物;其中TGase的添加量为鱼糜质量的0.2-0.5%,精氨酸的添加量为鱼糜质量的0.2-0.5%;
(3)鱼糜凝胶样品的制备:将鱼糜混合物装入模具使其固定成型,整个过程使鱼糜保持在10℃以下;然后采用微波加热,加热后进行冷却,冷却至一定温度后,在此温度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得到鱼糜凝胶,即为低盐鱼糜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2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