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导电薄膜前驱体溶液/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9237.6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4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崔巍;陈海燕;姚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阿特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0 | 分类号: | H01B1/20;H01B1/22;H01B1/24;H01B13/00;H10K30/83;H10K30/50;H10K7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韩晓园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 薄膜 前驱 溶液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前驱体溶液/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前驱体溶液/浆料包括第一导电物质0.1wt%~30wt%、第二导电物质1wt%~30wt%、偶联剂0~3wt%、增稠剂0~10wt%、溶剂20wt%~90wt%,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本发明可以溶液法制备高导电、高透光、多层结构的结间导电层,实现结间导电层的功函数可调,能够很好地匹配两侧的电池能级,且使得能带从底层电池到所述顶层电池的过渡更加连续,从而降低其与两侧电池的接触电阻,有助于改善载流子传输,提升电池FF,有效提高电池转化效率,对叠层电池及光伏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前驱体溶液/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硅基叠层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异质结电池(HJT)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结硅基电池已接近其理论极限(~29%)。为进一步提升电池效率,叠层电池技术逐渐受到开发人员青睐。在硅基异质结叠层电池的顶层电池选择中,钙钛矿电池由于其转化效率高,吸光材料带隙较宽,电池电流密度、电压等与硅基电池较为匹配等优势,可称为硅基叠层电池的首选材料,近年来内来受到广泛的研究。
在一般的叠层电池设计中,两结电池通常使用物理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ITO、ZnO等材料制备的薄膜作为中间透明导电层。这些薄膜的功函数一般都在4.0eV~4.8eV,不可调,与两侧电池形成较大的势垒,从而提高电池的串联电阻,降低转化效率。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前驱体溶液/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接触电阻小的叠层太阳能电池。
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前驱体溶液/浆料,包括第一导电物质1wt%~30wt%、第二导电物质0.1wt%~30wt%、偶联剂0~3wt%、增稠剂0~10wt%、溶剂20wt%~90wt%,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所述第一导电物质、所述第二导电物质的功函数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物质包括导电高分子、微纳米导电颗粒、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C60及其衍生物、C70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高分子包括聚乙炔类、聚对苯硫醚类、聚对苯撑类、聚吡咯类、聚噻吩类、聚苯胺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微纳米导电颗粒包括氧化锌、氧化钼、氧化钨、氧化钛等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物质为金属纳米导电材料,如银纳米线、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铜纳米线、金纳米颗粒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环氧树脂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瓜尔胶、阳离子瓜尔胶、羟丙基瓜尔胶、硅酸铝镁、二氧化硅、硅酸镁钠、水合二氧化硅、蒙脱土、硅酸锂镁钠、水辉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所述溶剂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甲酸、乙酸、乙醚等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前驱体溶液/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前驱体溶液/浆料的组分及其含量,在加热搅拌的过程中向溶剂中依次间隔地加入其他组分,其他组分的先后加入顺序为第一导电物质、第二导电物质、偶联剂、增稠剂,或其他组分的先后加入顺序为第二导电物质、第一导电物质、偶联剂及增稠剂;
S2将溶液过筛,筛网孔径大小1μm~1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阿特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嘉兴阿特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9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