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滇橄榄多依复合果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7773.2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子波;胡武瑶;袁春梅;杨晓婉;李季楠;黄丝艳;向艳玲;宋子旺;徐浩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4 | 分类号: | C12G3/024;C12G3/026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3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橄榄 复合 果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滇橄榄多依复合果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滇橄榄多依复合果酒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滇橄榄鲜果8000‑10000份、多依鲜果7000‑9000份、苹果浓缩汁1000‑2000份、杨梅浓缩汁100‑200份、水7500‑9000份、白砂糖700‑1400份、安琪酵母粉RV 171 12‑20份、安琪酵母粉CEC 01 18‑30份、酶解大豆分离蛋白12‑20份、纤维素酶10.5‑20份、果胶酶10.5‑20份。本发明制备的滇橄榄多依复合果酒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滇橄榄和多依果中的营养物质及滇橄榄独特的回甘风味,还改善了两种水果的酸涩难食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橄榄多依复合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滇橄榄又名余甘子、油柑,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的野生植物资源。滇橄榄果味独特,营养物质丰富,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Vc含量高达每100g果肉540~1714mg,由于有17%左右单宁的保护,其Vc成分在高温下也十分稳定,经100℃4小时,80℃8小时,60℃13小时的烘烤或日晒后,Vc仍可保存70%~93%。V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还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单宁能够吸收紫外线、抑制黑色素生成,并且还能够抑制弹性蛋白酶的活力,使皮肤保持弹性;《本草纲目》中记载,滇橄榄能解重金属毒,主要是因为它能促进身体合成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能跟重金属结合,排出体外。滇橄榄果实入药,具有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之功效。
多依果又名酸苹果、楂子,是一种具有药食兼用的野生植经济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果实含丰富的单宁和粗纤维,多依果中钙、磷、钾、脯氨酸、天冬氨酸的含量高于苹果、梨等普通水果,且富含植物多酚和绿原酸。多依果具有舒筋活血、调理肠腑、调和血液、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抗衰老等作用。
滇橄榄果实因含有17%以上的单宁,故酸涩味重;多依果生硬难嚼,味道酸涩,两种水果鲜吃难咽。两种水果均为云南野生水果资源,天然无公害、药用价值极高。但由于滇橄榄和多依均属于野生水果,其果实成熟度难以控制、且出汁率极低、酸度较高,这对酿造果酒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使得果酒的品质难以控制。因此,寻找一种既能够较为完整地保留滇橄榄和多依果中的营养物质及滇橄榄独特的回甘风味,又能改善两种水果酸涩难食问题的果酒酿造方式,对扩大滇橄榄和多依果的资源利用,增加经济收益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滇橄榄果和多依果酸涩难食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较为完整地保留滇橄榄和多依果中的营养物质及滇橄榄独特的回甘风味,又能改善两种水果酸涩难食问题的滇橄榄多依复合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滇橄榄多依复合果酒,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滇橄榄鲜果8000-10000份、多依鲜果7000-9000份、苹果浓缩汁1000-2000份、杨梅浓缩汁100-200份、水7500-9000份、白砂糖700-1400份、安琪酵母粉RV 17112-20份、安琪酵母粉CEC 0118-30份、酶解大豆分离蛋白12-20份、纤维素酶10.5-20份、果胶酶10.5-20份。
本发明所述滇橄榄多依复合果酒的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预处理:将滇橄榄鲜果去核和破碎打浆,将多依鲜果破碎打浆;
(2)低温萃取:分别向滇橄榄果浆和多依果浆中加入果浆重量0.5倍的水,低温萃取24~48h,将水果中的营养物质在低温条件下溶出,得到滇橄榄果汁和多依果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7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