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继电器自保持撤销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6123.6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4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猛;孙伟;胡云涛;许晓凡;海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17/16 | 分类号: | H03K17/16;H03K17/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刘镜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继电器 保持 撤销 电路 | ||
1.一种固态继电器自保持撤销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保持电路,包括开关电路、负载电源电路和固态继电器;所述固态继电器的控制正端接收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电路的一端作为输入端接收控制信号,另一端作为输出端,连接固态继电器的控制负端,开关电路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闭合;当固态继电器闭合时接通电源和用电负载的连接;通过负载电源电路将负载电源转接至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使用负载电源为固态继电器供电,使固态继电器处于自保持状态;
电位拉低电路,用于根据撤销指令将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的控制负端断开,撤销固态继电器的自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自保持撤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收控制信号,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固态继电器的控制负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自保持撤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收控制信号,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固态继电器的控制负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自保持撤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一稳压管,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自保持撤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拉低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接收撤销指令,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或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或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自保持撤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拉低电路包括第二场效应,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接入撤销指令,漏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或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源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或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自保持撤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源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用电负载的电源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的控制正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自保持撤销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限电路和抗干扰电路;所述门限电路的输入端接入撤销指令,输出端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位拉低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门限电路用于提高撤销指令的门限电压;所述抗干扰电路用于过滤干扰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自保持撤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V7、第四二极管V11、第二稳压管V8、第三稳压管V1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三极管V9、第四三极管V10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三二极管V7的正极门限电路的输入端接入撤销指令,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V9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V9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为所述门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V9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V10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V10的基极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三极管V9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V9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V10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稳压管V8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V10的集电极,负极接地;第四二极管V11的正极连接第四三极管V10的发射极,负极连接第三稳压管V12的负极,第三稳压管V12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门限电路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自保持撤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四稳压管V13、第五稳压管V15、第五二极管V16、第六二极管V17、第五三极管V14和第二电容C2,第七电阻R7的一端作为抗干扰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门限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四稳压管V13的负极;第四稳压管V13的正极接地;第八电阻R8与所述第四稳压管并联;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五三极管V15的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第五三极管V14的集电极作为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第五三极管V14的基极连接第五稳压管V15的负极,第五稳压管V15的正极接第五二极管V16的正极,第五二极管V16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V17的负极,第六二极管V17的正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61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