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识别型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72413.3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6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霍二福;王柏楠;王延花;冯明;程伟琴;师传兴;王毅楠;邢文听;韩娟;李雪萍;杨素芬;武盼盼;张羡;王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3/22 | 分类号: | C09K3/22;E21F5/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邹智弘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识别 型抑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识别型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抑尘剂按重量份100份计,包括:结壳剂5‑35份,粘结剂2‑20份,交联剂1‑8份,识别剂1‑7份,功能助剂1‑8份,乳化剂1‑8份,余量为磺乙基淀粉。本发明首次采用荧光识别技术实现铁路煤炭运输抑尘剂的自动识别,解决了人工登车检查抑尘剂喷洒情况和效果时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抑尘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自动识别型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我国煤炭资源具有“北多南少,西富东贫”的显著特点,煤炭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的不平衡,因此形成“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基本格局,运量大、运距长也是我国煤炭运输的显著特点。由于铁路运输具有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受天气影响小的优点,因此成为煤炭运输的主要途径;通过铁路运输的煤炭占全国总煤炭运量的80%。在铁路煤炭运输过程中,由于路基、道岔和路轨设施造成的颠簸或经过隧道时产生的扰动气流使煤粉、煤粒飞落,产生环境污染和运输安全等问题。通常通过喷洒煤炭抑尘剂,在煤炭表面形成一层厚度10-20mm结壳层,由此使得列车行驶中结壳层不会剥离,很好地抑制了煤粉、煤粒的飞落,起到很好的抑尘效果。该方法施工简单、效果好、省时省工,成本低、容易实施,是一种很好地解决煤粉、煤粒飞落的方法。由于我国铁路煤炭运输的列车班次庞大,需要人工登车检查抑尘剂喷洒情况和效果,存在效率低、重大安全隐患等问题。
CN111662679A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生态可视化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采用氧化铁绿、氧化铁黄、氧化铁红、复合绿、氧化铁蓝、酞青绿等颜料为可视化材料,在尾矿堆、堆场、建筑裸露工地和排土场使用可实现可视化。但是由于煤炭颜色深,这些颜料在煤炭表面都不能实现可视化。
因此,为了能够实时监测、管控铁路煤炭运输抑尘剂的喷洒情况和效果,需要开发一种可自动识别的抑尘剂;通过自动识别装置检测抑尘剂是否喷洒、抑尘剂喷洒的均匀程度,通过大数据上传数据,在终端随时随地查验抑尘剂的喷洒情况;当出现问题时,也可以追踪溯源,为实现“绿色运输”提供科技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抑尘剂不能通过自动识别装置检查抑尘剂喷洒情况和效果,尤其是抑尘剂喷洒是否均匀,甚至是否喷洒了抑尘剂等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识别型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自动识别型抑尘剂,所述抑尘剂按重量份100份计,包括:结壳剂5-35份,粘结剂2-20份,交联剂1-8份,识别剂1-7份,功能助剂1-8份,乳化剂1-8份,余量为磺乙基淀粉。
一种可自动识别型抑尘剂,所述抑尘剂按重量份100份计,包括:结壳剂10-20份,粘结剂5-15份,交联剂2-6份,识别剂2-5份,功能助剂1-5份,乳化剂2-5份,余量为磺乙基淀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结壳剂包括瓜尔胶、明胶、阿拉伯胶、黄芪胶、刺槐豆胶、黄原胶、结冷胶、可得然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聚丙烯酸钠和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粘结剂包括水性丙烯酸树脂和水性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的交联剂为2-氨基乙基磺酰胺盐酸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识别剂包括荧光素钠、荧光桃红、水性荧光绿和水性荧光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功能助剂包括防腐剂,优选N-(4-氟吡啶)-D-吡喃葡萄糖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未经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2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壳及手表
- 下一篇:可调波长与强度的光激发探测材料气敏性能的试验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