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酮类二聚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7646.4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3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吓长;朱友娟;胡杨;洪宇;张玲;丁宁;杨爱萍;王君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9/38 | 分类号: | C07D309/38;A61K31/366;A61P35/02;C12P17/16;C12N1/2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强红刚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酮类 二聚体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阐述一类从霍山石斛内生菌Streptomyces sp.HS‑3‑L‑1[菌株鉴定为Streptomyces polaris(MW164959.1)]发酵液中得到的新型聚酮类二聚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白血病治疗的应用。所述的聚酮类二聚体化合物Huoshanmycins A‑C为从自然界首次分离得到。本发明提供了从霍山石斛内生链霉菌中分离得到该聚酮类二聚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聚酮类化合物能有效抑制人髓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MV4‑11的细胞增殖,可用于制备抗白血病及其相关疾病的各种制剂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书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类从霍山石斛内生菌Streptomycessp.HS-3-L-1[Streptomyces polaris(MW164959.1)]发酵液中得到的新型聚酮类二聚体化合物Huoshanmycins A-C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又称米斛,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具有明目作用,也能调和阴阳、壮阳补肾、养颜驻容。内生菌是在植物内部组织中生存的且不会对植物产生直接的、明显的副作用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能够产生丰富的结构新颖、活性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从植物内生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的代谢产物结构类型多样,包括生物碱、甾体、萜类、蒽醌类、环肽类、黄酮类等。研究表明,霍山石斛内生菌资源丰富,且生物活性多样,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课题组前期从霍山石斛中分离得到了大量的内生放线菌,经过系列的化学和活性筛选,选择了内生菌Streptomyces sp.HS-3-L-1进行了量大发酵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最近我们发现一类具有抗白血病活性的新聚酮类二聚体化合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类新型聚酮类二聚体化合物Huoshanmycins A-C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白血病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是从霍山石斛内生菌Streptomyces sp.HS-3-L-1[菌株鉴定为Streptomyces polaris(MW164959.1)]发酵液中,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类新型聚酮类二聚体化合物,命名为Huoshanmycins A-C(1-3),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提出的Huoshanmycins A-C可以从放线菌中提取,经分离纯化得到,也可以是经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
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发酵:取霍山石斛内生菌Streptomyces sp.HS-3-L-1[Streptomyces polaris(MW164959.1)]少许,用100-200mL麦麸培养基(葡萄糖10.0g/L;玉米粉40.0g/L;麸质粉5.0g/L;麸皮10.0g/L;K2HPO4·3H2O 0.5g/L;CaCO3 2.0g/L;(NH4)2SO4 1.0g/L),在26-30℃条件下培养3天。得到的培养液取1mL,接种至100mL的麦麸培养基(共计10-20L)进行发酵,26-30℃培养7-10天,得到发酵液。
(2)提取:将得到的发酵液离心,得到菌丝体和上清液。菌丝体直接采用甲醇超声提取3-5次,浓缩后得到粗提物A;上清液加入3%-6%的非离子型大孔树脂,搅拌4-8小时后过滤,弃去滤液,大孔树脂用甲醇洗脱至无色,回收甲醇得到粗提物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7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