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脊柱智能康复训练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2241.1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5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浩;王启宁;郭兴召;张光帅;周亚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脊柱 智能 康复训练 设备 | ||
1.一种人体脊柱智能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3-RPR机构(1)、屈伸机构(2)和动平台(3);其中,所述3-RPR机构(1)包括:
上支架(101)和下支架(107),二者平行间隔布置;
线性驱动器(105),三个所述线性驱动器(105)平行布置在所述上支架(101)和下支架(107)之间,且三个所述线性驱动器(105)的动作端均与所述上支架(101)相铰接,三个所述线性驱动器(105)的固定端均与所述下支架(107)相铰接;
上环带(103),通过转接板和多轴力传感器(102)与所述上支架(101)紧固连接,所述上环带(103)用于与人体胸部环抱连接,所述多轴力传感器(102)用于实时测量反馈各个方向与人体躯干的交互力;
所述屈伸机构(2)包括:
支撑组件(201),布置在所述下支架(107)的下方且为对称结构,所述支撑组件(201)的下部与所述动平台(3)紧固连接;
3-RPR机构连接件(202),两个所述3-RPR机构连接件(202)对称布置在所述下支架(107)的两侧,且两个所述3-RPR机构连接件(202)的一端均与所述下支架(107)的两端部紧固连接,两个所述3-RPR机构连接件(202)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支撑组件(201)的两顶端相铰接;
屈伸平行双杆组件(203),两组所述屈伸平行双杆组件(203)亦对称布置在所述下支架(107)的两侧,且两组所述屈伸平行双杆组件(20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3-RPR机构连接件(202)的转轴紧固连接;
电机(205),所述电机(205)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输出法兰(207)与其中一组所述屈伸平行双杆组件(203)的另一端传动连接;
通轴(204)和第二输出法兰(208),所述通轴(204)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通轴(204)布置在所述电机(205)的外部,且所述通轴(2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法兰(207)的圆周面紧固连接,所述通轴(20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机(205)后与所述第二输出法兰(208)的圆周面紧固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法兰(208)与另一组所述屈伸平行双杆组件(203)的另一端传动连接;
由此,当控制某一或多个所述线性驱动器(105)伸长或者缩短时,三个所述线性驱动器(105)配合动作完成所述上环带(103)在冠状面的三个方向自由度运动:上下伸展运动、左右侧移运动以及侧倾偏转运动;
当控制所述电机(205)正转或反转时,所述屈伸平行双杆组件(203)带动所述3-RPR机构连接件(202)做旋转运动,进而带动所述3-RPR机构(1)在矢状面的前屈、后仰运动;
所述线性驱动器(105)上的位置编码器实时测量、反馈所述线性驱动器(105)长度,并依据反馈的所述线性驱动器(105)长度和3-RPR机构(1)的正运动学模型计算所述3-RPR机构(1)的末端位姿,矢状面位姿由所述屈伸机构(2)的电机编码器直接测量;同时,所述多轴力传感器(102)实时测量反馈各个方向与人体躯干的交互力,所述位置编码器和多轴力传感器(102)将测量数据实时反馈给外部控制系统;所述外部控制系统依据设定位姿,根据逆运动学模型计算出各所述线性驱动器(105)的杆长位姿量,并利用位置编码器测得的反馈量实现PID反馈控制,进而控制特定所述线性驱动器(105)伸长或者缩短,最终实现所述动平台(3)精确的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脊柱智能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线性驱动器(105)在所述上支架(101)和下支架(107)所在平面内呈三角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22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