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没式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0859.4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0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鸿;林信霆;郭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徐丽;刘永辉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民清路东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没 冷却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浸没式冷却系统,包括用于容纳介电液体以浸泡发热部件的第一箱体、多个第一散热鳍片、水冷管路和水冷系统,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和所述水冷管路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水冷管路用于容纳冷却液,所述水冷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外并与所述水冷管路连接,所述水冷系统并用于对所述水冷管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本申请的浸没式冷却系统通过自然对流换热和水冷换热两种换热机制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没式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种传热机制的浸没式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冷却技术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一、利用风扇驱动空气,使大量的空气流经欲散热的电子组件,达到对电子组件散热的目的;二、将发热电子组件浸泡于介电液体中,透过泵将槽体中的高温液体吸入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后,将冷却后的低温液体排回槽体,完成一个循环,通过此循环能不断地将电子组件产生的热排至环境中。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组件的功耗与发热量不断提高,传统的气冷方法将碰到散热极限与噪音的问题;而对于具有泵与热交换器的散热系统,需要驱动整个槽体中的介电液体进行冷却循环,会造成泵的能耗过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供更高的散热能力和更低能耗的浸没式冷却系统。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浸没式冷却系统,包括用于容纳介电液体以浸泡发热部件的第一箱体、多个第一散热鳍片、水冷管路和水冷系统,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和所述水冷管路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水冷管路用于容纳冷却液,所述水冷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外并与所述水冷管路连接,所述水冷系统并用于对所述水冷管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浸没式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冷板,所述水冷板设置于所述发热元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箱体中,所述水冷板用于容纳冷却液,所述水冷系统还与所述水冷板连接并用于对所述水冷板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冷系统包括储水箱、泵和散热器,所述水冷管路、所述储水箱、所述泵和所述散热器组成第一连通回路,所述水冷板、所述储水箱、所述泵和所述散热器组成第二连通回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包括壳体、第二散热鳍片和风扇,所述壳体用于容纳冷却液,所述第二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风扇面向所述第二散热鳍片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顶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所述两个第一侧板和所述两个第二侧板突出于所述第一底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底板合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和所述两个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并可封闭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外,所述水冷管路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侧板的边缘以及所述第一底板的边缘突出于所述第二侧板外,每个第二侧板与两个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底板合围形成第三容纳腔,所述水冷管路容纳于所述第三容纳腔中,所述第一箱体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位于同一侧的边缘并封闭所述第三容纳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浸没式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水冷系统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二底板、从所述第二底板垂直突出的多个第三侧板以及设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多个第三侧板合围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底板转动设置于一个第三侧板上并可封闭所述第二容纳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箱体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0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