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测数据预处理及植被快速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0117.3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0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汤敏;华俊;赵伟;姚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锐菲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17 | 分类号: | G06V20/17;G06V10/44;G06V10/56;G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袁江琴 |
地址: | 211113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空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航测 数据 预处理 植被 快速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测数据预处理及植被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航拍影像数据,建立三维植被景观模型,所述三维植被景观模型包括植被分布信息以及植被覆盖的地表的分布信息;
捕捉三维植被景观模型中超过第一预设覆盖面积的植被分布区域,划分植被的植物群落;
根据植物群落的第一特征识别信息在预先建立的植物群落数据库中进行查找,得到第一类植物群落,其余的植物群落为未知植物群落,并且将第一类植物群落在三维植被景观模型中进行标记;
将经过标记的三维植被景观模型平面化处理,得到二维植被景观模型,根据第一类植物群落和未知植物群落在预设交界区域内的占据比例,结合航拍影像数据,获取与占据比例相关联的未知植物群落的第二特征识别信息;
根据未知植物群落的第二特征识别信息识别未知植物群落为第二类植物群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航测数据预处理及植被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航拍影像的具体步骤包括:
获取目标航测区域的多角度航拍影像数据以及对应的航拍比例尺;
获取目标航测区域的覆盖面积信息,所述覆盖面积信息至少包括若干覆盖子面积信息;
获取无人机的航测作业高度随着作业区域的变化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航测数据预处理及植被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三维植被景观模型中超过第一预设覆盖面积的植被分布区域,划分植被的植物群落的具体步骤包括:
确定基准植被覆盖面积大小,所述基准植被覆盖面积至少包括一种基准覆盖封闭形状;
标记并且确定基准覆盖封闭形状的定位变换中心,以定位变换中心为变换基点对基准覆盖封闭形状进行变化,得到多种面积和基准植被覆盖面积相等的基准变换封闭图形;
确定三维植被景观模型中的基准测算面,根据植物群落的差异特性在基准测算面上区分植物群落的所占区域,所述差异特性至少包括同等部位的颜色差异值以及株高差异值;
确定植物群落所占区域中的捕捉参照线,利用定位变换中心在捕捉参照线上移动,确保每个植物群落所占区域的面积不小于对应的基准变换封闭图形面积,其中所述捕捉参照线为植物群落所占区域最大长度所在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航测数据预处理及植被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植物群落的第一特征识别信息在预先建立的植物群落数据库中进行查找,得到第一类植物群落的具体步骤包括:
提取航拍影像数据中植物群落的第一特征识别信息,所述第一特征识别信息至少包括植物群落所属的形状结构信息和色调信息;
按照植物群落和对应的第一特征识别信息在植物群落数据库中进行查找,获得第一类植物群落的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基于无人机航测数据预处理及植被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知植物群落包括混杂在单个第一类植物群落信息中的植物群落以及混杂在至少两种第一类植物群落间的植物群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人机航测数据预处理及植被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经过标记的三维植被景观模型平面化处理,得到二维植被景观模型的具体步骤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航拍覆盖平面;
将经过标记的三维植被景观模型在航拍覆盖平面进行投影,得到至少一个二维植物景观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锐菲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锐菲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01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确定热力管道泄漏信息的方法
- 下一篇:铰链组件和折叠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