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菌液态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7376.0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8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斌;杜瑶;杨成成;赵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2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11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液态 发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混合菌液态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黑茶茶叶粉碎后获得茶粉,将茶粉与水混合获得混合物A;
步骤2,超声波提取处理混合物A,得到混合物B;
步骤3,将混合物B进行沸水浴处理,将沸水浴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滤液C;
步骤4,抽滤滤液C,获得抽滤后的滤液;
步骤5,将葡萄糖加入至抽滤后的滤液,灭菌处理后,得到液态发酵基质;
步骤6,分别对冠突散囊菌和黑曲霉菌进行活化处理后,在PDA培养基培养后,获得两类待用菌;
步骤7,将两类待用菌分别至于无菌水中,震荡后得到两类初悬液;
步骤8,将两类初悬液分别通过脱脂棉过滤,冲洗后分别获得两类孢子悬液;
步骤9,分别调整孢子悬液中菌的浓度为107cfu/mL,进行保存;
步骤10,将两类孢子悬液共同接种至液态发酵基质中,两类孢子悬液的总量为液态发酵基质质量的2%,两类孢子悬液中冠突散囊菌和黑曲霉菌的质量比为3:1,得到发酵液;
步骤11,将发酵液在28℃下至于摇床中发酵6天;
步骤12,将步骤11得到的发酵液抽滤得到菌丝,冲洗后烘干至恒重;
步骤13,将步骤12得到的滤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备获得冻干粉状态的发酵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菌液态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茶为黑毛茶、夏秋茶或茯砖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菌液态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茶粉与水的比例为1:(10~55)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菌液态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超声波提取温度为24℃,超声波提取功率为900W;步骤3中,沸水浴时间为30~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菌液态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每100mL滤液中添加5g的葡萄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菌液态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4~5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菌液态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震荡频率为120rpm/min,震荡时间为10~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菌液态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保存温度为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菌液态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烘干温度为80℃。
10.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制备方法制得的混合菌液态发酵茶,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状的黑茶粉,所述黑茶粉中有冠突散囊菌和黑曲霉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73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