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动车组转向架零部件智能装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5579.6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0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徐骏升;潘礼辉;徐东;薛学真;张新震;张增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车同力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B25H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车组 转向架 零部件 智能 装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动车组转向架零部件智能装配系统,包括:服务器系统,其将作业内容分配至装配车或智能手持终端,实时有效地监测装配设备操作过程,同时将实际装配数据及时反馈到上游信息管理系统,并提供质检信息传递装配异常信息;装配车,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置显示器、智能扭矩数显扳手、人脸识别摄像头、智能手持终端、读卡器、无线扫码枪、套筒选择器、打印机、AR眼镜和工控机;所述的工控机的输入端与显示器、人脸识别摄像头、智能手持终端、读卡器、无线扫码枪、套筒选择器、智能扭矩数显扳手和AR眼镜通讯;输出端与显示器、打印机以及所述的服务器系统通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机车装配及检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速动车组转向架零部件智能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高铁转向架其装配零部件如轮对、轴箱、减震器以及牵引装置等较为离散,现有装配模式主要以手工装配为主,与此同时添加自检与互检工序,事实上此工序往往投入较大人力资源,但装配效率低,且造成的结果是装配工序不严谨或者漏拧、错拧螺栓造成的故障屡有发生。此装配执行过程中影响因子为人心理状态、环境因素、及疲劳程度,尤其是人为因素是最重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动车组转向架零部件智能装配系统,该系统总结了智能装配工序,在目视化作业指导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集成了生产管理模块、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工艺审批模块、物料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工艺管理模块、人员信息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以及作业指导模块等多种软件标准模块,实现了高速动车转向架的智能化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智能装配系统,包括:
服务器系统,其将作业内容分配至装配车或智能手持终端,实时有效地监测装配设备操作过程,同时将实际装配数据及时反馈到上游信息管理系统,并提供质检信息传递装配异常信息;
装配车,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置显示器、智能扭矩数显扳手、人脸识别摄像头、智能手持终端、读卡器、无线扫码枪、套筒选择器、打印机、AR眼镜和工控机;所述的工控机的输入端与显示器、人脸识别摄像头、智能手持终端、读卡器、无线扫码枪、套筒选择器、智能扭矩数显扳手和AR眼镜通讯;输出端与显示器、打印机以及所述的服务器系统通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本体包括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面板和水平设置的第二面板,在第一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器、智能扭矩数显扳手、人脸识别摄像头以及智能手持终端;在第二面板上设置读卡器、无线扫码枪、套筒选择器;下部分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打印机、AR眼镜和工控机。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可开启的门,在门上设置有电门开关。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面板的前面配备有可伸缩式卷帘防护罩。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智能扭矩数显扳手、智能手持终端、无线扫码枪与工控机无线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装配小车的顶部安装有报警装置,所述的报警装置与所述的工控机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工控机内存储有物料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装配工艺管理模块、人员信息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作业指导模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包括生产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工艺审批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车同力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车同力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5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