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甲车辆可靠性剖面试验强度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4551.0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8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侯军芳;李娟;张晶;梁嫒嫒;胡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6部队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3;G01M17/007;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春江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5 | 代理人: | 曹洁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甲 车辆 可靠性 剖面 试验 强度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甲车辆可靠性剖面试验强度评价方法,涉及可靠性评价技术领域,包括确定装甲车辆所要进行强化载荷加速试验的试验地区;根据试验地区,获得试验环境场区及各场区对应的里程分配比例;按照预设强化可靠性验证试验剖面对装甲车辆进行强化载荷加速试验,获得强化载荷类别与故障模式的对应关系,预设强化可靠性验证试验剖面采用包括试验环境场区及各场区对应的里程分配比例;根据强化载荷类别与故障模式的对应关系,计算获得任一故障模式对应的综合强化系数等步骤。本发明完成了装甲车辆可靠性验证试验剖面考核强度的定量评价,达到加速可靠性验证的目的,降低了对样本量和试验时间的要求,更适合于实际工程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靠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甲车辆可靠性剖面试验强度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装甲车辆的可靠性评价方法一种主要的方式为采用基于疲劳累积损伤计算模型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先进的载荷谱处理方法和技术,对车辆的振动谱进行细化统计和分析,为准确计算疲劳强化系数提供了范例。
但是,实际装甲车辆在进行可靠性验证试验中,由于试验样本和试验时间的限制,难以准确估算出疲劳寿命,从而不适用于工程应用。并且该方法只考虑了不同路面的随机振动载荷产生的疲劳强化的影响,忽略了其它载荷的影响,同时也未考虑在综合载荷和路面强化下装甲车辆可能呈现的竞争故障问题。由于实际装甲车辆处于多载荷共同作用,使得只针对疲劳机理进行强化系数的计算存在局限性。
另一种主要的方式为采用基于故障统计的分析方法,由于存在竞争故障的情况或统计的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故障情况,导致强化路面和基准路面的寿命分布规律可能并不相同,所以该方法对数据的样本量、数据的准确度要求较高。虽然采用相同累积故障概率进行统计分析将会更接近实际情况,但是实际工程应用时,由于数据样本量不足和试验费用的限制,往往难以有效应用。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甲车辆可靠性剖面试验强度评价方法,以完成装甲车辆可靠性验证试验剖面考核强度的定量评价,达到加速可靠性验证的目的,降低对数据的样本量和可靠性试验时间的要求,更适合于实际工程应用。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装甲车辆可靠性剖面试验强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装甲车辆所要进行强化载荷加速试验的试验地区,所述试验地区包括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S2、根据所述试验地区,获得强化可靠性验证试验剖面中的试验环境场区及各场区对应的里程分配比例;
S3、按照预设强化可靠性验证试验剖面对装甲车辆进行强化载荷加速试验,获得强化载荷类别与故障模式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强化可靠性验证试验剖面采用包括所述试验环境场区及各场区对应的里程分配比例;
S4、根据所述强化载荷类别与故障模式的对应关系,计算获得任一故障模式对应的综合强化系数。
优选地,所述试验环境场区包括常温区、湿热区、高寒区和高原沙漠区。
优选地,所述强化载荷类别包括强化温度、强化温度循环、强化湿度、强化振动和强化电压。
优选地,所述综合强化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试验地区内第i种故障模式对应的综合强化系数,Apj为叠加共同导致第i种故障模式的第j种试验环境场区内第p种强化载荷的加速因子,u≥1,v≥1,为预设强化可靠性验证试验条件下的第j种试验环境场区第p种强化载荷的里程与基准可靠性验证试验条件下的里程之比。
优选地,S2的步骤还包括:
S21、根据所述试验环境场区,获得各所述试验环境场区内的试验路面及各路面对应的里程分配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6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6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4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