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质酸酶液体制剂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26889.3 申请日: 2021-12-14
公开(公告)号: CN114317496A 公开(公告)日: 2022-04-12
发明(设计)人: 乔莉苹;周宁;郭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9/26 分类号: C12N9/26;C12N9/96;C12P19/04;C12P19/14
代理公司: 北京唐颂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5 代理人: 刘伟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透明质酸酶 液体 制剂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质酸酶液体制剂,所述液体制剂包括含有透明质酸酶的发酵产品和乳酸盐,其中所述液体制剂使用乳酸将pH调节为5.0‑6.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芽孢杆菌透明质酸酶液体制剂的极简配方,能够长期维持透明质酸酶酶活的稳定性,为透明质酸酶的生产加工及应用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质酸酶液体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ase),也称玻璃酸酶,是一种能够特异性水解透明质酸的酶类的总称。

透明质酸酶是一类能够降解透明质酸的酶的总称。早在1928年Duran-Reynals在研究哺乳动物睾丸及其他组织提取物时发现了一种“扩散因子”,可以促进皮下注射的疫苗、染料、毒素等更好地扩散。1940年Meyer将这种“扩散因子”命名为Hyaluronidase。此后,人们许多组织及生物体内检测到了透明质酸酶,包括细菌病毒、细菌、真菌等,非脊椎动物如水蛭、甲壳类动物的毒液中也产生透明质酸酶。脊椎动物中,在蛇、蜥蜴的毒液中,睾丸及其他器官如肝脏、肾脏、淋巴系统及皮肤中均发现透明质酸酶的存在。

透明质酸酶同样是透明质酸相关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酶,专利CN201811508968.X《一种测定透明质酸含量的方法》提供了利用透明质酸酶酶解透明质酸盐及相关产品进而测定透明质酸含量的方法。专利CN201810999774.8《一种测定交联透明质酸凝胶体外酶解性能的方法》利用透明质酸酶对交联透明质酸酶解速率的不同,提供了一种测定交联透明质酸凝胶体外酶解性能的方法。专利CN201911259050.0《一种三偏磷酸钠交联透明质酸粉末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利用透明质酸酶确认了三偏磷酸钠交联透明质酸粉末与透明质酸相比的抗酶解性能。专利CN202010243080.9《交联或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类物质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利用透明质酸酶降低交联或高分子量透明质酸溶液黏度,进而对其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测方法。

同时,透明质酸酶是低分子及寡聚透明质酸及其盐生产不可或缺的工具酶,因此,生产用透明质酸酶制剂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低分子及寡聚透明质酸及其盐后期纯化工艺,不能额外引入杂质,影响低分子及寡聚透明质酸及盐成品品质。

透明质酸酶制剂,常使用复杂的酶活保护剂、稳定剂、缓冲剂来保持其酶活的稳定性。专利CN201610081945.X《一种重组人透明质酸酶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提供了一种重组人透明质酸酶液体制剂包含组分:1400000~500000000IU重组人透明质酸酶、5~10g缓冲剂、60~180g冷冻保护剂、180~300g赋形剂、5~12g酶活保护剂和0.3~5g表面活性剂。专利CN201380057659.4《用于透明质酸酶的稳定剂和包括透明质酸酶的液体制剂》所述稳定剂含有:缓冲剂,以提供pH 4.0至6.0;0.001至0.5v/v%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0.1至5mM的螯合剂或MgCl2。这些稳定剂、保护剂、表面活性剂均会对透明质酸酶的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干扰,特别是在含有透明质酸的复杂体系中,如饮料、化妆品溶液中的含量检测等。

乳酸及乳酸盐在紫外区无吸收,在常温条件即具备良好的防腐性能,且因透明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即会产生大量乳酸,因此,以乳酸及乳酸盐作为透明质酸酶的酶活稳定剂及防腐剂,在应用于低分子及寡聚透明质酸及其盐的生产时不会额外引入杂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质酸酶液体制剂及其应用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如下方面:

1、一种透明质酸酶液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制剂包括含有透明质酸酶的发酵产品和乳酸盐,其中所述液体制剂使用乳酸将pH调节为5.0-6.0。

2、根据项1所述的液体制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液体制剂的体积为基准,所述液体制剂中所述透明质酸酶的含量为106~109IU/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6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