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带的防腐导电膜层的卷对卷表面处理工艺及其专用镀膜液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2365.7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种鹏蛟;孔祥湾;陈陶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安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02 | 分类号: | C23C22/02;C23C22/78;C23C22/83;C23G3/02;C10M173/02;C10N40/24;C10N30/06;C10N30/12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苍南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防腐 导电 表面 处理 工艺 及其 专用 镀膜 | ||
1.一种铝合金带的防腐导电膜层的卷对卷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上料:将盘卷的铝合金带的始端与设备牵引带连接,进行卷对卷放料和收料;
(2)超声波脱脂:在60℃的温度下,利用40Hz的高频声波对铝合金带表面进行脱脂除油;
(3)喷淋水洗:铝合金带在进过喷淋区域时,储液缸里的水经供液系统在喷液系统的作用下,形成扇形的液体高压喷雾对行走的铝合金带表面进行清洗;
(4)碱蚀:铝合金带通过碱蚀槽并在20%NaOH溶液下进行碱蚀,所述的时间为20s;
(5)酸洗:将碱蚀后的铝合金带进入装有20%硫酸溶液的酸洗槽进行酸洗,去除表面凹凸纹以及氧化膜,酸洗时间为20s;
(6)化学抛光:酸洗后的铝合金带将进入的抛光槽进行化学抛光,抛光槽中的槽液为5%硫酸和5%磷酸的混合溶液;
(7)除灰:酸洗后铝合金带进入除灰槽,除掉碱蚀和酸洗后残留在铝合金带表面上的杂物;
(8)化学镀膜:将铝合金带材表面进行化学镀膜处理而获得防腐导电膜层,铝合金带在化学镀膜液中作为基材,在镀膜液中进行化学置换反应,在铝带材表面镀上防腐导电膜层,所述镀膜液包含80g氢氧化钠、3-5g聚丙烯酸钠、1-2g亚铁氰化钾、1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10-20g氧化铬,并采用1L比例为9:1的三氯乙烷和无水乙醇作为溶液混合溶剂,镀膜温度为50-60℃,连续镀膜时间3min,形成膜厚为0.3μm的防腐导电膜层;
(9)超声波水洗:铝合金带进入超声波水洗槽,利用20Hz的高频声波对铝合金带表面附着膜层的结合力增强;
(10)烘干:烘干温度为70℃,烘干时间为1min;
(11)润滑保护处理:铝合金带在烘干后,进入润滑保护处理槽,浸泡润滑保护剂1min,所述润滑保护处理采用专用润滑剂,包含3g聚α烯烃、3g聚苯乙炔、5g硼酸酯,并采用1L三氯乙烯作为溶液溶剂;
(12)烘干: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2min;
(13)收料拉伸:牵引烘干后的卷盘铝合金带,收带形成成品卷盘铝合金带。
2.一种用于铝合金带化学镀膜形成防腐导电膜层的专用镀膜液和专用润滑保护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液包含80g氢氧化钠、3-5g聚丙烯酸钠、1-2g亚铁氰化钾、1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10-20g氧化铬,并采用1L比例为9:1的三氯乙烷和无水乙醇作为溶液混合溶剂,将以上配比溶剂配制1000L作为镀膜槽液,所述润滑保护处理剂包含3g聚α烯烃、3g聚苯乙炔、5g硼酸酯,并采用1L三氯乙烯作为溶液溶剂,将以上配比溶剂配制1000L作为润滑保护处理槽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安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安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23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