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的氰化镀镉滚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0576.7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7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李佩;魏汉君;刘志勇;李小祥;王国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0 | 分类号: | C25D7/00;C25D5/36;C25D21/12;C25D3/28;C25D5/48;C25D5/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黄海波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零件 氰化 镀镉滚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的氰化镀镉滚镀方法,包括步骤:将零件置于温度为30℃~90℃除油溶液中进行第一次除油及清洗;将零件置于温度为60℃~80℃除油溶液中进行第二次除油及清洗;将零件置于弱腐蚀溶液中进行活化及清洗;将零件置于中和溶液中进行中和及清洗;将零件置于滚镀机的滚筒中,滚筒装载量为滚筒容积的1/2~1/3;将滚筒全部浸入槽液中,通电进行滚镀镉加工;将滚镀镉后的零件从滚筒中卸出及清洗;根据材料硬度进行除氢;将零件置于活化溶液中进行活化及清洗;将零件置于光化溶液中进行光化及清洗;将零件置于钝化溶液中进行钝化及清洗;将零件进行吹干。本申请保证了氰化镀镉加工时的镀层质量,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零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的氰化镀镉滚镀方法。
背景技术
虽然氰化镀镉镀液及镉金属具有毒性,但是氰化镀镉工艺所制备的镉镀层在海洋性大气、海水接触及氯化物介质中,防护性能优异,因而在航空发动机零件腐蚀防护领域有重要且广泛的应用。氰化镀镉工艺已见诸多文献报道,并已形成行业(企业)标准,一般工艺标准只适用于挂镀或篮筐镀,不适用于滚镀。滚镀是将受镀零件置于回转容器内,使零件在不断翻滚过程中进行电镀的方法,其优势为生产效率高、镀层表面质量好,滚镀方式已在零件氰化镀镉加工中普遍应用,但是滚镀时间、滚镀电流等关键工艺参数普遍依靠经验控制,加工合格率低,目前尚无氰化镀镉的滚镀工艺参数控制方法被公开报道。航空发动机零件对镀镉层质量要求高,镀后尺寸公差严格,尤其是耐腐蚀性能,镀层需通过中性盐雾试验和酸性盐雾试验考核,滚镀工艺参数控制不当,即出现粗糙、烧焦、起泡、厚度不均匀、镀后尺寸超差等质量缺陷,将无法获得满足设计性能要求的产品。因此,需开发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的氰化镀镉滚镀方法,供生产实践应用,在保证镀层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加工效率倍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的氰化镀镉滚镀方法,以解决氰化镀镉加工过程过度依赖经验控制、镀层质量难以保证、加工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的氰化镀镉滚镀方法,包括步骤:
S1、将零件置于温度为30℃~90℃除油溶液中进行第一次除油及清洗;
S2、将零件置于温度为60℃~80℃除油溶液中进行第二次除油及清洗;
S3、将零件置于弱腐蚀溶液中进行活化及清洗;
S4、将零件置于中和溶液中进行中和及清洗;
S5、将零件置于滚镀机的滚筒中,滚筒装载量为滚筒容积的1/2~1/3;
S6、将滚筒全部浸入槽液中,通电进行滚镀镉加工,滚镀镉加工时电流密度为0.875A/dm2~1.5A/dm2且与滚筒装载量相关联,镀镉层厚度为3~12μm,滚镀时间为10±3min~30±5min且与镀镉层厚度相关联;
S7、将滚镀镉后的零件从滚筒中卸出及清洗;
S8、根据材料硬度进行除氢;
S9、将零件置于活化溶液中进行活化及清洗;
S10、将零件置于光化溶液中进行光化及清洗;
S11、将零件置于钝化溶液中进行钝化及清洗;
S12、将零件进行吹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0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