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墨铸铁件的生产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得的球墨铸铁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9466.9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2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路忠;陈燕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港市辽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1/10 | 分类号: | C21C1/10;C22C33/08;C22C33/10;C22C37/04;C22C37/10;C2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墨铸铁 生产 方法 采用 法制 | ||
本发明公开了球墨铸铁件的生产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得的球墨铸铁件,前者包括配料工序;将废钢、球墨生铁、增碳剂、球化剂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熔炼工序;将混合后的配料加入冶炼炉中进行冶炼,得到铁水;铁水出炉孕育工序;在铁水出炉时加入第一孕育剂进行孕育;球化孕育工序;在球化处理工序中加入第二孕育剂进行孕育;和浇铸工序,在浇注过程中加入第三孕育剂进行浇注随流孕育。延长了全时段浇注孕育的有效时间。减少了金相组织中石墨球畸变的数量,浇注末期包尾铸件铁液的孕育效果得到了充分保证,整包浇注的铸件机械性能、金相组织一致性得到了提高,高韧性材质的球墨铸铁件及包尾检验试块的机械性能、金相组织合格率达到9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墨铸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墨铸铁件的生产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得的球墨铸铁件。
背景技术
现铸造生产中的球墨铸件的孕育处理工艺,通常采用喂丝球化处理同时孕育,浇注时随流孕育的二重孕育处理工艺。二重孕育处理工艺是目前球墨铸铁生产领域较为成熟的孕育处理工艺,使得生产工艺参数控制合理是可以达到产品材质金相组织要求的。
但在生产铸态高性能、高韧性的QT400-15/18、QT500-7或者QT600-7等牌号球墨铸铁件时,铸造生铁中影响球化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别是金属钛(Ti)的含量未得到有效控制,含量偏高,浇注时间偏长。在包尾取检验试块,铸件的韧性指标的伸长率(A%)会显著降低,严重时会出现铸件伸长率不合格现象。另外,由于孕育的有效浇注时间未得到延长,浇注后期铸件孕育衰退,石墨球畸变数较多。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墨铸铁件的生产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得的球墨铸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墨铸铁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料工序;将废钢、球墨生铁、增碳剂、球化剂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
熔炼工序;将混合后的配料加入冶炼炉中进行冶炼,得到铁水;铁水出炉孕育工序;在铁水出炉时加入第一孕育剂进行孕育;
球化孕育工序;在球化处理工序中加入第二孕育剂进行孕育;
浇铸工序;在浇注过程中加入第三孕育剂进行浇注随流孕育。
进一步地,球墨铸铁件的生产方法还包括热处理工序,对浇注后的铸件进行热处理。
进一步地,废钢、球墨生铁、增碳剂、球化剂的重量配比为10~20:50~68:10~45:17~2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孕育剂为硅铁,其重量与铁水重量的比例为0.1%~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孕育剂为75#硅铁,其重量与铁水重量的比例为0.2%~0.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孕育剂为硅钙钡,其重量与铁水重量的比例为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孕育剂的粒度为0.8~3毫米。
进一步地,在热处理工序中,热处理的温度为620摄氏度。
进一步地,浇注工序中的浇注温度为1300℃~1325℃。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件,采用上面所述的球墨铸铁件的生产方法制得。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中的球墨铸铁件的生产方法采用三重孕育处理工艺,增加了一道孕育工序,延长了全时段浇注孕育的有效时间。减少了金相组织中石墨球畸变的数量,浇注末期包尾铸件铁液的孕育效果得到了充分保证,整包浇注的铸件机械性能、金相组织一致性得到了提高,高韧性材质的球墨铸铁件及包尾检验试块的机械性能、金相组织合格率达到9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港市辽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港市辽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9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制造检测装置
- 下一篇:负荷确定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