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调理剂、控油亮肤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4746.0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6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周德勉;陈志辉;肖雄;王洳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卓芬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362 | 分类号: | A61K8/362;A61K8/368;A61K8/37;A61K8/9789;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 |
地址: | 510899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调理 油亮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调理剂、控油亮肤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皮肤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10份琥珀酸、1‑10份葡糖酸内酯、1‑10份包裹型水杨酸、0.2‑20份塔纳卡提取物。控油亮肤组合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保湿剂4‑30%、增稠剂0.12‑4%、防腐剂0.2‑2%、PH调节剂0.1‑5%、皮肤调理剂1.6‑25%、水余量。本发明通过选取三种温和的第三代果酸进行复配,得到的皮肤调理剂可去除皮肤角质层、收缩毛孔,结合抗炎舒缓的塔纳卡提取物,对刷酸后的肌肤进行及时修复抗炎;包含该皮肤调理剂的控油亮肤组合物是一种温和刷酸护肤产品,可达到控油亮肤双重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调理剂、控油亮肤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营养过剩、外界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活压力导致部分青少年和成年人被青春痘所困扰,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造成精神与经济上的负担。
痤疮,又称粉刺或痘痘,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为70-87%,由于常见于青少年,俗称为“青春痘”。痤疮不仅影响美观,还伴随有红肿、痒、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并发感染,甚至留下疤痕,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造成负面影响。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或真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常见的治疗痤疮的成分包括维A酸类药物、过氧苯甲酰、抗生素、壬二酸、植物提取物和水杨酸。维A酸类药物、过氧苯甲酰、抗生素属于药物类成分,中国法规不允许添加到化妆品中。水杨酸属于常见刷酸使用的β-羟基酸,能软化角质、促进表皮细胞增生,供给皮肤水分,亮肤等作用,但对皮肤刺激性较大,往往会有一定刺痛感。植物提取物具有安全温和的优点,但在单独使用时,由于因为作用靶点单一,起效时间长,需要添加较高浓度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因此,对于痤疮,现有化妆品领域的技术中唯有刷酸和使用植物提取物两种方案能解决问题,但现有化妆品要么效果好但是刺激大,要么起效慢效果不理想,并不能达到既有效抑制,又改善皮肤状况,且温和不刺激皮肤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皮肤调理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皮肤调理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上述皮肤调理剂的控油亮肤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皮肤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10份琥珀酸、1-10份葡糖酸内酯、1-10份包裹型水杨酸、0.2-20份塔纳卡提取物;优选地,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2-6份琥珀酸、2-6份葡糖酸内酯、2-6份包裹型水杨酸、2-10份塔纳卡提取物;更优选地,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4份琥珀酸、4份葡糖酸内酯、2份包裹型水杨酸、10份塔纳卡提取物。
上述皮肤调理剂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所述化妆品包括乳液、霜膏、喷雾、精华、精油。
优选地,所述皮肤调理剂在化妆品中的添加量为重量百分比1.6-25%。
一种控油亮肤组合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保湿剂4-30%、增稠剂0.12-4%、防腐剂0.2-2%、PH调节剂0.1-5%、皮肤调理剂1.6-25%、水余量;优选地,所述控油亮肤组合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保湿剂4-16%、增稠剂0.52-2.3%、防腐剂0.2-1%、PH调节剂1-5%、皮肤调理剂4-14%、水余量;更优选地,所述控油亮肤组合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保湿剂10%、增稠剂1.2%、防腐剂1%、PH调节剂3%、皮肤调理剂10%、水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卓芬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卓芬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4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