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桨叶防除冰的输电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3890.2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1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许天乐;鲁智德;柯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5/12 | 分类号: | B64D1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桨叶 除冰 输电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防除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桨叶防除冰的输电结构。本发明用于直升机桨叶除冰的输电结构包括铁芯(3),缠绕于铁芯(3)的线圈(4),线圈(4)沿旋转的桨叶部件(1)均匀分布,桨叶分区加热控制电路(2)、支撑骨架(6)、温度传感器(7)固定于桨叶部件(1),所述桨叶分区加热控制电路(2)连接设置在桨叶内的加热电阻和温度传感器,支撑骨架(6)缠绕有感应线圈(5),所述感应线圈(5)与线圈(4)垂直并与桨叶分区加热控制电路(2)连接,所述铁芯(3)、线圈(4)、感应线圈(5)形成无线输电结构。本发明能解决直升机接触型输电结构无意义的损耗,同时可反向控制桨叶分区加热控制电路(2),避免过热,因此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防除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桨叶防除冰的输电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机上桨叶防除冰电路,基本采用集流环动部件与静部件接触的结构进行电能输送,而电刷为集流环中的易耗、易损件,并须定期更换,而在直升机整个寿命期间,桨叶除冰所占时间可忽略不计;因此,接触型的输电结构导致了较多无意义工况,且现有基于电涡流效应的防除冰方法存在缺陷,只能单向对桨叶进行加热,无对桨叶温度的测量与反馈控制,容易导致桨叶过热。
为解决直升机接触型输电结构无意义的损耗及实现桨叶温度的反馈控制,需要设计一种无线反馈型输电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可靠性高的桨叶无线除冰输电反馈控制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直升机桨叶除冰的输电结构,其包括铁芯3,缠绕于铁芯3的线圈4,线圈4沿旋转的桨叶部件1对称分布,桨叶分区加热控制电路2、支撑骨架6、温度传感器7固定于桨叶部件1,所述桨叶分区加热控制电路2连接设置在桨叶内的加热电阻,支撑骨架6缠绕有感应线圈5,所述感应线圈5与线圈4垂直并与桨叶分区加热控制电路2连接,所述铁芯3、线圈4、感应线圈5形成无线输电结构,并通过分区加热控制电路2和温度传感器7实现对桨叶加热的控制。
所述支撑骨架6中部设置有中空的塑压结构,套接在桨叶转轴上,外部圆周开设有若干槽口,用于感应线圈5缠绕。
所述支撑骨架6与感应线圈缠绕部分采用硅钢片,能够减少涡流效应,避免能量损耗,其余塑压部分采用玻璃纤维酚醛塑料,因此质量较轻,工艺方便,易于一体成型,而且不会产生涡流,减少能量损耗。
所述感应线圈5采用错位缠绕方式,以能够增加线圈缠绕数量,提高电感电流。
所述铁芯3为环状封闭结构,其用于缠绕线圈的四个磁极均对称设置在环形结构内侧,形成闭合导磁结构,能够有效减少磁场泄漏,增加感应线圈磁场,提高电感效应,同时避免对机载其他设备的影响。
所述桨叶分区加热控制电路2包括汇流器、控制芯片、分区加热开关,汇流器将感应线圈5产生的电流整流、稳压后,一路给控制芯片供电,另一路接分区加热开关,控制芯片接收布置于桨叶的温度传感器7输送的电压信号,根据其阈值范围,控制分区加热开关是否闭合及闭合时长,分区加热开关与桨叶加热电阻相连,其5个开关对应桨叶5个分区;当置于桨叶中的温度传感器7输送给控制芯片的电压在合理范围内时,控制芯片根据算法,输出端口输出一路高电平给分区加热开关,分区加热开关中的一路分区开关闭合,经汇流器整流的电流通过分区加热开关实现对电阻的加热。
所述分区加热开关为互锁5联开关,防止桨叶内多区同时加热,影响直升机动力性能。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用于桨叶防除冰的输电结构,首次在直升机桨叶技术领域采用无线感应除冰方法,能解决直升机接触型输电结构无意义的损耗,同时有别于涡流感应,可以通过桨叶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反向控制桨叶分区加热控制电路2,避免过热加热,因此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桨叶防除冰的输电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3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