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网部件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4698.3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汇丰;暴天鹏;吴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25 | 分类号: | G06V10/25;G06V10/80;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T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董文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部件 缺陷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网部件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高铁接触网的待检测图像;在待检测图像中包括待检测部件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部件所在的区域图像;对待检测部件所在的区域图像进行预设的多种缺陷类别的缺陷检测,得到待检测部件的缺陷检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开口销缺陷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网部件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电气化铁路的关键组成部分,高铁接触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人们轨交出行的有力保障,其中,接触网悬挂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列车的行车安全,因此,需要对高铁接触网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高铁接触网具有众多零部件,且这些零部件可能存在的缺陷也是各式各样,针对这些零部件的缺陷检测,传统的方法是人工逐一进行缺陷判断和分析,但是漏检率较高。为了降低漏检率,目前主流的方法是采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检测,但是同一零部件可能会存在多种缺陷,多种缺陷在训练或检测过程中会相互影响,从而导致零部件缺陷检测的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网部件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利于提高接触网部件缺陷检测的准确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触网部件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高铁接触网的待检测图像;
在待检测图像中包括待检测部件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部件所在的区域图像;
对待检测部件所在的区域图像进行预设的多种缺陷类别的缺陷检测,得到待检测部件的缺陷检测结果。
其中,待检测部件为开口销,缺陷检测结果包括开口销对于预设的多种缺陷类别中每种缺陷类别的缺陷检测结果,多种缺陷类别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两种:
开口销闭合、开口销角度偏差和开口销缺失。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高铁接触网的待检测图像;在待检测图像中包括待检测部件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部件所在的区域图像;对待检测部件所在的区域图像进行预设的多种缺陷类别的缺陷检测,得到待检测部件的缺陷检测结果。这样在缺陷检测时,能够检测出待检测部件(比如开口销)在多种缺陷类别上的检测结果,有利于避免待检测部件的某种缺陷漏检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待检测部件缺陷检测的准确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待检测部件所在的区域图像进行预设的多种缺陷类别的缺陷检测,得到待检测部件的缺陷检测结果,包括:
对待检测部件所在的区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共享特征图;
采用多种缺陷类别中每种缺陷类别对应的分类网络分别对第一共享特征图进行缺陷分类,得到待检测部件对于每种缺陷类别的缺陷检测结果。
本示例中,每种缺陷类别对应的分类网络共用第一共享特征图进行缺陷分类,使得每个分类网络在分类前不用单独再去进行特征提取,有利于节省特征提取的时间、降低特征提取的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每种缺陷类别的缺陷检测结果包括以下中的一种:
存在该类别的缺陷;
不存在该类别的缺陷;
无法判断是否存在该类别的缺陷;
存在缺陷,但是无法确定所存在的缺陷的类别是否为该类别。
应理解,常规的缺陷检测结果大都为是否存在该类别的缺陷,本示例中,在常规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待检测部件所在的区域图像存在遮挡或模糊导致无法判断是否存在该类别的缺陷和待检测部件存在缺陷,但是存在的缺陷处于缺陷类别的临界区域导致无法确定所存在的缺陷的类别是否为该类别,实现了更精细化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4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