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煮腊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2534.7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8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郭志强;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郭满堂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20 | 分类号: | A23L13/20;A23L13/40;A23L13/7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何渊 |
地址: | 644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腊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煮腊肉的制作方法,通过利用冰糖颗粒与食用碱混合处理生猪皮,起到使生猪皮膨化、软化和保湿的作用,再经腌制后涂以白酒,使白酒和腌料充分浸入生猪皮,一方面,促进入味,另一方面,白酒还可对生猪皮进行进一步的软化,最后经风干、烘烤干燥、挂晾等步骤得到成品,使得到的腊肉与传统直接腌制的腊肉相比,在食用前可以不经烧皮和清洗,即可直接烹制,而且腊肉的皮软糯可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即煮腊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腊肉是传统肉制品中加工和消费量最大的产品。传统腊肉一般将原料猪肉切块后,添加食盐、调味料等进行腌制,然后经风干、烘烤或烟熏制得;在此过程中,猪肉在盐和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发生风味的转变,形成色香味俱佳的腌制腊肉。传统腊肉一般带皮腌制,其猪皮的胶原蛋白含量较高,经腌制、风干失水后会形成结构紧密的硬皮,造成口感发硬,难以拒绝,因此,在食用前需要先将腊肉猪皮进行软化处理。
目前常用的软化方法为:食用前将腊肉的皮面在明火上适时灼烧,使猪皮膨化,之后再用刀具刮皮、反复清洗之后再进行烹制。这样烹制出来的猪皮软化可口,易于食用。但这样的软化方法对于家庭消费者而言步骤较多,操作复杂,越来越不适应于现代消费者对产品清洁、方便的需求,逐渐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煮腊肉的制作方法,通过将冰糖颗粒与食用碱混合处理生猪皮,经腌制后涂以白酒,提前对生猪皮进行软化,得到皮面软化的腊肉,使其无需烧皮和清洗,即可直接烹制,且烹制的腊肉猪皮绵软可口,满足了消费者对方便、清洁的需求。
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即煮腊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混合冰糖粗粉与食用碱得处理剂;
使猪肉带皮一面粘附处理剂得物料一;
将物料一腌制,清洗、沥干得到物料二;
将物料二置于搅拌机内,添加白酒搅拌均匀的物料三;
将物料三经风干、烘烤干燥、挂晾、修整、真空包装,得到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剂包括,重量百分比:
65-70%冰糖粗粉;
30-35%食用碱;
进一步的,所述食用碱为碳酸钠;
进一步的,所述白酒度数为50度,添加量为物料二:白酒为100:(1.3-1.5)重量比;
进一步的,所述腌制步骤为:
将物料一在放置3-3.5h得中间物;
将辅料腌制剂涂抹于中间物入腌制间放置得物料二;
进一步的,所述腌制间温度为4-8℃,所述放置时间为8-10d;
进一步的,风干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为60-65℃,气流速度为1.3-1.5m/s,风干时间为3-4d;
进一步的,所述烘烤干燥温度为58-60℃,烘烤时间为2天,烘烤后猪肉水分含量为30-32%;
进一步的,所述挂晾时间为36-48h。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冰糖颗粒与食用碱混合处理生猪皮,起到使生猪皮膨化、软化和保湿的作用,再经腌制后涂以白酒,使白酒和腌料充分浸入生猪皮,一方面,促进入味,另一方面,白酒还可对生猪皮进行进一步的软化,使得到的腊肉与传统直接腌制的腊肉相比,在食用前可以不经烧皮和清洗,即可直接烹制,而且腊肉的皮软糯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郭满堂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大学,未经宜宾郭满堂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2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