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弹簧减震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5098.0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0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孟涛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15/02;F16F15/03;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弹簧 减震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弹簧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减震油缸,所述减震油缸内部下端活动穿插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端固定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活动卡合设置在减震油缸内部,所述减震油缸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连接块内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轴承,所述支撑臂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轴承,所述减震油缸内部填充设置有缓冲油液,所述支撑臂外侧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本发明使用效果好,通过被动调节减震机构可以在车辆行驶发生颠簸时根据颠簸幅度以及速度自动控制阻尼力度进行减震缓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弹簧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而目前的减震器在进行使用时存在有两种阻尼力度可以自行调节的减震器,一种是气囊减震器而这种减震器易损坏,气囊易老化被腐蚀以及易被锋利物划破的可能,另一种是电磁减震器,而这种减震器在使用时需要高压产生强磁,因此往往需要配备复杂的电控系统、变压系统,结构繁多容易损坏使用复杂,而目前缺少一种新式的简单的具有主动调节减震功能的弹簧减震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弹簧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弹簧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减震油缸,所述减震油缸内部下端活动穿插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端固定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活动卡合设置在减震油缸内部,所述减震油缸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连接块内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轴承,所述支撑臂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轴承,所述减震油缸内部填充设置有缓冲油液,所述支撑臂外侧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环,所述减震油缸外侧表面上端活动套设有第二安装环,所述减震油缸与第一安装环之间设置有被动调节减震机构,所述被动调节减震机构包括金属板、套筒、强磁铁组,所述第一安装环上端外侧表面四周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金属板,所述减震油缸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侧侧壁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强磁铁组,所述第一安装环与套筒之间固定设置有橡胶保护层,所述第一安装环与第二安装环之间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塞上端设置有主动调节减震机构。
优选的,所述主动调节减震机构包括功能仓、第一转轴、转动盘、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活塞内侧中部固定设置有功能仓,所述功能仓内部上端活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固定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侧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槽,所述活塞外侧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槽,通过主动调节减震机构可以根据驾驶员需求自行控制阻尼硬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下端固定设置有蜗轮,所述功能仓内部在蜗轮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功能仓内部在固定板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动机,所述涡轮与蜗杆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与蜗杆之间传动连接,通过电动机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可以方便带动蜗轮转动,如此即可方便带动转动盘转动,并且由于蜗杆带动蜗轮为单向动力传动,也就是说通过蜗杆可以带动蜗轮转动,而蜗轮无法反转带动蜗杆转动,如此即可在蜗轮和转动盘转动到目标角度后,使得蜗轮和转动盘无法自转,从而可以起到定位转动盘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臂内部固定设置有电缆,所述电缆与电动机之间电性连接,通过电缆可以为电动机供电。
优选的,所述支撑臂内部在活塞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可以限制活塞的下行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孟涛,未经吴孟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5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