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内侧围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4325.8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8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风蔚;姚多雨;陈建先;王阳;刘洪涛;王继刚;姜岸柳;冉红彬;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4;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闫永刚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内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内侧围,属于车辆侧围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压铸成型的碰撞侧围,与发动机舱连接;一体化压铸成型的传力侧围,与所述碰撞侧围拼接,以形成环形结构。本发明通过一体化压铸设计碰撞侧围和传力侧围,能够减少车辆侧围的零件,使其在满足整车的设计需求下实现集成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侧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内侧围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身大型结构设计工艺主要是冲压,导致整个车身组成零件众多,一个单侧侧围冲压件就有50多个零件,零件多会产生很多匹配连接问题,对于质量控制要求严格;且无法轻量化。
整体压铸侧围,实现设计少件化,轻量化是目前设计研发的目标,但是整个侧围一体压铸对模具的设计要求复杂,但是不满足整体侧围压铸的要求,且整个侧围在碰撞受力过程中承受的力不同,所以每个区域的属性要求不同,对每个区域的结构设计、材料设计要求也不同。
因此,需要对车辆的内侧围进行特殊设计,使其能够分段化通过压铸而成,既要满足整车整体机构的刚性,又能够减少零件的数量,进一步的还能实现轻量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减少车辆侧围的零件,使其在满足整车的设计需求下实现集成化设计。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内侧围,使得内侧围能够满足分段化设计,能够压铸而成。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简化内侧围的结构,减少车辆本身的零件的数量。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内侧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体化压铸成型的碰撞侧围,与发动机舱连接;
一体化压铸成型的传力侧围,与所述碰撞侧围拼接,以形成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侧围包括A柱、B柱、前部门槛和前部上边梁,所述A柱、所述B柱、所述前部门槛和所述前部上边梁形成环形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侧围还包括前纵梁,所述前纵梁用以连接所述碰撞侧围与所述发动机舱。
进一步地,所述传力侧围包括C柱、后部上边梁和后部门槛,所述C柱与所述后部上边梁和所述后部门槛形成“C”形结构,用以与所述碰撞侧围连接,形成密封的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侧围设有“Y”形拼接面,所述传力侧围设有“几”字形拼接面,所述“Y”形拼接面与所述“几”字形拼接面契合。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侧围的“Y”形拼接面的位于同一垂直分割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侧围和所述传力侧围的表面设有加强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侧围的加强筋结构与所述传力侧围的加强筋结构不同。
本发明还空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车辆内侧围。
本发明通过一体化压铸设计碰撞侧围和传力侧围,能够减少车辆侧围的零件,使其在满足整车的设计需求下实现集成化设计。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一体化压铸成型的碰撞侧围和一体化压铸成型的传力侧围,使得内侧围能够满足分段化设计,能够压铸而成。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集成化设计,从而简化内侧围的结构,减少车辆本身的零件的数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4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水淫羊藿素中间体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