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测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4087.0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9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凌烈鹏;薛峰;谭佳丰;于国丞;周游;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12 | 分类号: | B61K9/12;F16F15/023;F16F15/067;B08B1/00;B08B3/02;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黄德跃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功能 测量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测量设备,包括:底座和测量头,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轨道,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对装置进行减震的弹簧,本发明中,受力板下降时,将会推动连接杆,使得挤压板下降,挤压板下降时,将会向下挤压气囊,进而使得气囊压缩,即可使得气囊将测量箱整体向下压,使得测量箱整体更稳定,使得测量箱在气囊与弹簧的配合作用下,对振动进行抵消,进行稳定测量,避免车辆通过时的巨大振动对设备内部造成损伤,导致工作中断的情况,实现对车辆通过时,利用车辆的重力效果达到二次稳定减震,确保测量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了装置的故障率,进一步的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轮对尺寸动态检测系统是一套安装在地铁线路上的安全检测系统。它能够采集正常运行车辆,对轮对几何尺寸进行实时检测。通过计算机分析,对车辆轮对安全状态进行预报,使列检人员能够及时处理车辆故障,保证列车安全运行,该系统采用安装在轨边的高速数字摄像机动态拍摄轮对的踏面、闸瓦、闸片,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车辆轮对几何参数给出定量报告,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车辆数据检测报告上传至复示中心,对超标故障给出报警信号。
传统的测量设备在使用时,由于车辆通过时以及车辆通过后会产生强烈的振动,这将会对装置内部造成巨大的影响,造成内部零件受损无法持续工作的情况,无法在车辆通过时进行实时减震,同时测量处长期暴露在外,会导致测量处附着杂质,影响到正常工作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测量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测量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测量设备,包括:
底座和测量头,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轨道,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对装置进行减震的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测量箱,所述测量头内嵌在所述测量箱的侧壁上,所述测量箱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通风散热的散热口;
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测量箱上,所述减震机构用于来车时对装置进行稳定减震;
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设置在所述测量箱上,所述喷洒机构用于对测量头处进行清洗。
优选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测量箱上的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减震缓冲的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下压气囊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上设置有展开清理组件,所述展开清理组件用于对装置外部进行清理。
优选地,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受力板底部的喷洒箱,所述喷洒箱的内侧壁上活动设置有用于推动喷洒的喷洒板,所述喷洒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连接气压的气压管,所述喷洒箱的顶部设置有单向进水管,所述单向进水管延伸至测量箱的内部,所述喷洒箱的顶部设置有单向出水管,所述单向出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测量头顶部持平。
优选地,所述展开清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受力板顶部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用于对所述测量头进行保护,所述保护板的端部设置有清理刷,所述受力板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用于对散热口进行灰尘刮除的刮板。
优选地,所述测量箱的内部设置有测量元件,所述测量元件的端部与所述测量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挤压板与所述减震槽的内侧壁上相贴合,所述挤压板可在所述减震槽的内侧壁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气压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挤压板的侧壁与所述气囊相接通。
优选地,所述测量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水箱,所述单向进水管与所述水箱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4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