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5-氨基乙酰丙酸与叶绿酸金属盐的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9977.2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7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季钰韬;孙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红进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37/44;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氨基 乙酰 丙酸 叶绿酸 金属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农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包含A和B,其中活性组分A为5‑氨基乙酰丙酸或其盐类衍生物,活性组分B为叶绿酸金属盐螯合物,所述金属衍生物中的金属离子为氧化态二价铜、锌或三价铁的过渡金属离子。A与B重量比为1:(0.00004~0.008)。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很好的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病抗逆性,促进作物健康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组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改进性能的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包含5-氨基乙酰丙酸和叶绿酸金属盐或其衍生化物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5-氨基乙酰丙酸又称5-氨基-4-酮戊酸,简称ALA,是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功能性非蛋白质氨基酸,是血红素、叶绿素、维生素B12等四吡咯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必需前体,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能量代谢有重要的影响。ALA具有生物可降解和无毒无残留的优点,在医药、农药、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5-氨基乙酰丙酸具有植物生长刺激素的作用,在农业领域可以促进作物、果树、蔬菜、园林植物等的生长,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农作物增产效果显著;在饲料领域,可以改善贫血,提高禽畜等动物的免疫能力;在医药上,5-氨基乙酰丙酸可以用作新一代光动力学药物,用于癌症诊断和治疗;5-氨基乙酰丙酸还作为添加成分用于化妆品以及保健食品。
叶绿酸金属螯合物由叶绿酸与金属盐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而得,先脱除叶绿酸中的螯合镁,再以其他金属所取代而制得,由于水溶性原因,叶绿酸金属螯合物的非螯合羧基通常被碱化成盐制备成水溶性产品以方便使用。叶绿酸是天然叶绿素的衍生物,因其具有较为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所应用。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应用作用机理,正在被逐步应用农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体内体外叶绿素酶抑制作用。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促进作物生长的生物刺激剂主要是以单剂为主,且作用效果单一,应用附加值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协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组合物。发明人发现,5-氨基乙酰丙酸或其盐和叶绿酸金属盐或其衍生化物两者之间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A和B两种活性组分,其中活性组分A为5-氨基乙酰丙酸或其盐,活性组分B为叶绿酸金属盐或其衍生化物。
本发明中,叶绿酸金属盐使用的金属离子包括:氧化态二价或三价的过渡金属锰、铁、铜、锌离子,优选三价锰离子和铁离子。过渡金属离子与叶绿素或叶绿酸或叶绿酸的单体成分生成摩尔比1∶1~2的螯合物。
本发明中,叶绿酸包含:二氢卟吩-e4、二氢卟吩-e6或脱镁叶绿酸a单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叶绿酸金属螯合物包含叶绿酸金属盐螯合物、二氢卟吩-e4金属盐螯合物、二氢卟吩-e6金属盐螯合物或叶绿酸a单甲酯金属盐螯合物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叶绿酸金属螯合物可选自叶绿酸铁、叶绿酸铜、叶绿酸锌、二氢卟吩-e4铜盐螯合物、二氢卟吩-e4铁盐螯合物、二氢卟吩-e4锌盐螯合物、二氢卟吩-e6铜盐螯合物、二氢卟吩-e6铁盐螯合物、二氢卟吩-e6锌盐螯合物、叶绿酸a单甲酯铜盐螯合物、叶绿酸a单甲酯铁盐螯合物和叶绿酸a单甲酯锌盐螯合物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5-氨基乙酰丙酸盐类衍生物的存在形式包括其特征在于5-氨基乙酰丙酸其盐类衍生物包含5-氨基乙酰丙酸盐酸盐、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5-氨基乙酰丙酸甲酯、5-氨基乙酰丙酸乙酯、5-氨基乙酰丙酸丙酯、5-氨基乙酰丙酸正丁酯或5-氨基乙酰丙酸正己酯。5-氨基乙酰丙酸盐类衍生物优选5-氨基乙酰丙酸盐酸盐、5-氨基乙酰丙酸磷酸盐或5-氨基乙酰丙酸磺酸盐。优选5-氨基乙酰丙酸盐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红进,未经季红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99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