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LT-双L形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5007.5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翁维素;潘本卿;裴斐;赵明坤;邵志新;甄茗灿;王凯;刘晓东;杜建婷;郭隆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 |
代理公司: | 天津浆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0 | 代理人: | 王龑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lt 钢板 组合 剪力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LT‑双L形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包括正交胶合木,所述正交胶合木外设置有对拼式的钢套结构,所述钢套结构、正交胶合木之间设置有对二者进行固定的多级连接结构,所述钢套结构上下两端设置有辅助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将钢套结构与钢梁相连,所述钢套结构包括两块L形钢板,两块L形钢板对拼形成矩形腔,所述矩形腔容纳正交胶合木。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有效抑制钢板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面外屈曲而导致钢板剪力墙承载力过早降低,同时避免混凝土繁琐的支模和现浇过程,又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自重轻、热工效率好、绿色可循环使用等优点的装配式CLT‑双L形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LT-双L形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装配式结构中装配式剪力墙大致分为三类,分别为:钢板剪力墙、内置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材混凝土剪力墙。研究表明,钢板剪力墙作为一种具有高延性,高耗能的剪力墙体,但是其抗侧刚度低,不能承受竖向荷载且容易发生屈曲变形;内置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是当前的主流施工方法,结合了钢筋和混混凝土的优点,但是由于繁琐的支模过程,以及现浇工序污染大,给建筑本身和周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外包钢板剪力墙利用型钢或者钢板包裹混凝土,可以实现少筋或者不配钢筋的情况,但其墙体自重过大,混凝土热工效率低,不够经济环保。
综上所述,发展钢板剪力墙以及双钢板剪力墙等组合墙体,成为一个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CLT-双L形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LT-双L形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包括正交胶合木,所述正交胶合木外设置有对拼式的钢套结构,所述钢套结构、正交胶合木之间设置有对二者进行固定的多级连接结构,所述钢套结构上下两端设置有辅助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将钢套结构与钢梁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正交胶合木由三层及以上实木锯材或结构复合板材垂直正交组坯,板材间采用结构胶黏剂压制而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钢套结构包括两块L形钢板,两块L形钢板对拼形成矩形腔,所述矩形腔容纳正交胶合木。
更进一步的,所述多级连接结构包括正交胶合木和L形钢板中预留的Ⅱ号通孔,高强螺栓B穿过上述对应的Ⅱ号通孔后,拧上螺母进行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多级连接结构包括正交胶合木中的Ⅲ号螺孔,所述L形钢板中对应形成通孔,木螺钉穿过上述通孔拧入到Ⅲ号螺孔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正交胶合木中的Ⅲ号螺孔为非贯穿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连接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端部形成与其垂直的竖板,所述竖板中形成与L形钢板中Ⅱ号通孔相对应的通孔,高强螺栓B穿过辅助连接件的竖板、L形钢板、正交胶合木。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中形成Ⅰ号通孔,钢梁中对应形成通孔,高强螺栓A穿过上述通孔后拧上螺母进行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钢梁两端固定有钢柱,所述钢梁、钢柱通过高强螺栓A进行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钢柱与L形钢板相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有效抑制钢板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面外屈曲而导致钢板剪力墙承载力过早降低,同时避免混凝土繁琐的支模和现浇过程,又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自重轻、热工效率好、绿色可循环使用等优点的装配式CLT-双L形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
本发明采用CLT代替混凝土等传统填充材料,与双L形钢板进行组合,形成新型钢木组合结构。在满足建筑所需刚度的同时,降低墙体自重,约束钢板的变形,有效提高剪力墙的抗侧刚度。
本发明中钢板约束CLT的变形,CLT填充墙体能提供抗压强度,提高剪力墙的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5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