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鬼臼毒素/表鬼臼毒素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8566.5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7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正;杨婷婷;张欣;金鑫;林凯歌;王妮娜;曹建国;高婷;刘姿;马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4303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毒素 表鬼臼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鬼臼毒素/表鬼臼毒素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鬼臼毒素为底物,首先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在C环4‑位引入哌嗪基团,得到的鬼臼毒素/表鬼臼毒素‑哌嗪中间体,该中间体为包含C环4‑位R、S构型产物的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然后以获得的鬼臼毒素/表鬼臼毒素‑哌嗪中间体为底物,与肉桂酸化合物反应,得到鬼臼毒素/表鬼臼毒素的肉桂酸衍生物。该类化合物对癌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发明是对鬼臼毒素/表鬼臼毒素结构改造合成新化合物的一种有效途径,合成制备得到的含有哌嗪基团鬼臼毒素/表鬼臼毒素衍生物有望应用于抗肿瘤药物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鬼臼毒素/表鬼臼毒素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一组可影响身体任何部位正常功能的多种疾病的通称,特征之一是快速产生异常细胞,同时这些细胞超越了自身正常的边界生长,并可侵袭身体的临近部位和扩散到其它器官。后者被称之为转移,转移是癌症导致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癌症作为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之后全球的第二大死因。从全球的情况看,近六分之一的人类死亡由癌症造成,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由五种主要行为和饮食危险因素引起:高体重指数、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运动、使用烟草以及饮酒。超重和肥胖与多种类型的癌症相关,如食道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肾癌,过量食用红肉和腌制肉类可能会增加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同时酒精使用是导致多种癌症的一项风险因素,包括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罹患癌症的风险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人们在大量饮酒的同时还大量吸烟,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会大幅提高。由于癌症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难以通过治疗根除,容易转移和复发,且癌症的治疗过程对人体伤害较大,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完全治愈癌症的方式。对于癌症的治疗大多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相互结合的治疗方式。
抗癌药物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目前常见的抗癌药物包括激素类、抗生素类、烷化剂类、天然植物来源等。植物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成分。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植物物种,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个物种已被确认。植物是抗肿瘤药物的天然来源,目前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对中药来源的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是抗肿瘤药物开发的主要方向,植物不仅提供化学结构独特的新药,还为创制更理想的新药提供先导化合物。因此从植物中寻找高效抗癌药物是目前人们解决癌症的途径之一。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出的萜类,黄酮等同时具有其他生物活性,例如在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也具有深远意义。近年广泛用于抗癌的紫杉醇,喜树碱等均属于由植物提取的高效抗癌药物。
虽然天然产物显示出生物活性,但是它们并不是为了治愈人类疾病而进化的,因此多数天然产物并没有作为临床药物的活性、选择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经常需要修饰、去除和引入官能团或手性中心甚至改变基本骨架来进行结构优化。生物合成的多样性被生物体自身的生物合成途径所限制,而化学合成可以比生物合成对化合物进行更为广泛的修饰和改造。
鬼臼毒素类木质素是一类具有细胞毒性、杀虫、抗真菌、抗病毒、抗炎、神经毒性、免疫抑制、抗风湿、抗痉挛和降血脂作用的重要产物。鬼臼毒素作为鬼臼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已经有广泛的研究报道。鬼臼毒素最初从鬼臼属植物的根和根茎中分离得到,是一种天然产生的芳基四氢萘内酯类化合物,含有4个连续的手性中心和4个几乎平面的环。鬼臼毒素能有效抑制疱疹病毒,抑制细胞中期的有丝分裂,用于毒性性病。将98%以上鬼臼毒素制成0.5%的酊剂用于尖锐湿疣疗效显著。鬼臼毒素及其β-构型衍生物表鬼臼毒素分别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和拓扑异构酶II的作用显示出显著的抗癌作用,从而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和抑制有丝分裂纺锤体微管的形成。鬼臼毒素能和微管蛋白相结合,抑制微管聚合,从而破坏纺锤丝的形成。由于鬼臼毒素具有强烈的副作用,因此,通过化学结构衍生对鬼臼毒素结构进行改造是提升其活性、降低其毒性的一种可行方案。(潘建林,王彦广,陈耀祖.表鬼臼毒素羧酸酯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J].药学学报,1997,32(12):898-9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85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