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力自动倾倒搁墩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7564.4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5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锋;钱振华;郭承弘;贺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02 | 分类号: | B63C1/02;B63C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杜冰云;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力 自动 倾倒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力自动倾倒搁墩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在船坞内安装此种搁墩。当船舶出坞时向干船坞内注水,注水量未达到船舶吃水线时,各个浮力自动倾倒搁墩依然能够支撑着船体;当干船坞内的水量达到船舶吃水线,浮力使船只自由漂浮于水面上时,各个浮力自动倾倒搁墩与船体底部脱离接触,不再对船体进行支撑,各个浮力自动倾倒搁墩在船坞内水的浮力的作用下朝着其各自铰链的方向倾倒,此时各个浮力自动倾倒搁墩和安装在其上面的钢墩整体高度均位于船体底部的下方,当船舶出坞时船尾部不会与钢墩产生碰撞,不会损坏船体结构,避免造成质量事故,使船坞顺利出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力自动倾倒搁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造船业普遍采用大型干船坞造船法,船舶在干船坞内搭载建造时,需要根据船体底部的线型,设置不同高度的坞墩、钢墩来托住船体。宽体船舶的尾部外板线型变化大,需要设置中间坞墩,边钢墩来托住船体,如图1所示。
船舶出坞时由于尾部重量大,无法在出坞前拆除边钢墩,当船坞注水后船体漂浮时,尾部(特别是螺旋桨)容易与边钢墩触碰撞击,损坏船舶尾部结构。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在设置船舶坞位时,预留一段纵向移动的距离,船舶出坞时,先将船体纵向移动后再横移出坞,如图2所示。
上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坞位设置时必须预留一段纵向移动的距离,这会降低船坞的使用效率。
2、通过纵向移动后再横移,这段纵向移动操作必须特别小心,因为船体质量非常大,在水中漂浮时有很大的惯性,稍有不慎还是会发生船体撞击边钢墩,造成质量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力自动倾倒搁墩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浮力自动倾倒搁墩,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主箱体、从主箱体的顶部向下穿入主箱体并使其底部抵接固定在主箱体底面上的立柱、以及水平固定在立柱顶部的用以支撑固定钢墩的顶板,
其中,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透气塞、压力表接口和测深管塞,主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放水塞,主箱体的下部设置有道门孔且道门孔通过道门孔盖盖合,所述基座上安装有铰链,铰链的底部与船坞坞底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立柱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柱体、连接两个柱体的肘板、以及设置在肘板侧边上的吊耳,所述肘板的上端面与柱体的上端面相齐平,肘板的下端面与主箱体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底板、固定在基座底板上表面的由多个T型钢组成的支撑结构,所述主箱体焊接固定在支撑结构的顶部,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设有用以安装铰链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铰链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铰链板和一个固定销,所述铰链板上设有销孔,铰链通过穿过安装孔和销孔的固定销与基座相固定,所述固定销的端部设有径向贯穿的锁紧孔,锁紧孔内插有开口销。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用以固定钢墩的螺栓孔。
一种浮力自动倾倒搁墩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的浮力自动倾倒搁墩,每个浮力自动倾倒搁墩上均根据其所处位置的船体艉部线型固定有相应高度的钢墩,每个钢墩上均设置有垫木。
一种浮力自动倾倒搁墩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所需数量的浮力自动倾倒搁墩,并检查浮力自动倾倒搁墩的主箱体的气密性;
S2,根据船体艉部线型,在每个浮力自动倾倒搁墩上分别固定对应高度的钢墩,在每个钢墩上分别固定垫木,钢墩和垫木固定好后,将所有的浮力自动倾倒搁墩放到干船坞坞底的相应位置并将铰链与坞底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7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针纺织品防潮存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