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虫脲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4369.6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5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坤;张永丹;李硕;郭坤坤;黄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22 | 分类号: | A01N63/22;A01N63/27;A01N63/32;A01N63/20;A01N47/34;A01N25/08;A01N25/12;A01P7/00;A01P7/04;A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虫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除虫脲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虫脲颗粒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除虫脲4~10%、粘合剂0.2~0.4%、润湿剂0.5~1.5%、分散剂1~3%、防粘结剂1~2%、炭黑0.5~1%、过氧化物0.5~0.8%和微生物菌粉0.1~0.5%,余量为水溶性载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载体为水溶性晶体颗粒,所述水溶性晶体颗粒选自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钙和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选自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预胶化淀粉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硫酸盐、磺酸盐、脂肪酸、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乙醇、丙二醇、甘油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结剂为微粉硅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物选自过氧化钠、过氧化镁、过氧化锌、过氧化钙和过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粉能产生香味物质或者乳酸。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除虫脲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辅料的预处理:除虫脲通过气流粉碎后,使得15μm以下的颗粒不少于80%,粘合剂和润湿剂粉碎过100~120目筛网,水溶性晶体颗粒粉碎过30~50目筛网,预处理完后,备用;
S2、制粒:在多功能制粒机中,首先加入水溶性载体,开启压力泵,在0.05~0.08bar的压力条件下喷入分散剂,然后在50~80r/min的条件下,搅拌2~10min使物料混合均匀,从而使所述水溶性载体表面均匀覆盖所述分散剂;之后将除虫脲、粘合剂、润湿剂、炭黑、过氧化物和微生物菌粉加入所述多功能制粒机中,继续搅拌混合2~10min,使上述辅料粘附到所述水溶性载体表面;最后加入抗粘结剂,搅拌制粒5~15min,出料;
S3、干燥:将步骤S2中制得的颗粒在温度为40~60℃的条件下,干燥1~2h;
S4、整粒: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颗粒过24~60目筛网,即可制得除虫脲颗粒。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除虫脲颗粒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43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