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硅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5314.9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1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谦;顾宗珍;闵中龙;王文;何隆;范协诚;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02;B01J35/10;C01B33/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胡影 |
地址: | 8315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硅系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硅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铜硅系催化剂中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其中,所述活性组分为硅‑铜系多元合金,所述硅‑铜系多元合金中包括Cu元素和Si元素,还包括M元素,所述M元素指Cr、Ni、Mo、Ti、Zr、Ce、La、Sc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中的铜硅系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晶粒细小,有效增加界面缺陷活性中心和硅‑铜相界面。所述催化剂应用于冷氢化反应过程中,四氯化硅直接与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硅‑铜相发生反应,使得催化反应时间大幅缩短,因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催化反应速率及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晶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硅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和氯化氢副产物,而四氯化硅具有高污染性,无法直接排放,目前行业里实现四氯化硅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是利用氯氢化(即冷氢化)反应,使四氯化硅催化转换为三氯氢硅,经精馏提纯后,回收再利用四氯化硅,其中,催化剂是决定氢氯化转化率的最关键因素。
目前国内多晶硅厂家所采用的四氯化硅(STC)冷氢化工艺是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在众多催化剂中,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一类催化剂,在氢氯化过程中,流化床中的氯化亚铜(CuCl)与硅粉碰撞,发生反应,原位生成硅铜相活性体;硅铜相活性体吸附四氯化硅,形成二氯硅烯中间体,二氯硅烯中间体与氢气和氯化氢反应,形成三氯氢硅后脱附。然后循环进行上述吸附-反应-脱附的过程,即催化反应过程为吸附-催化过程。
然而,氯化亚铜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氯化亚铜与硅粉之间扩散的时间短、反应生成硅-铜相的量少;(2)氢氯化反应过程中,硅粉晶粒粗大,晶界及其他缺陷中心较少,氢氯化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硅-铜相的含量及铜-硅界面等缺陷较少,催化活性中心较少;(3)氢氯化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迁移、四氯化硅的吸附及解离效率低;(4)受流化床过滤系统限制,尺寸细小的氯化亚铜不能完全利用而流入后端系统,被遗弃作为废物处理,造成浪费;(5)冷氢化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催化剂单耗及成本有待降低。
近年来,行业开发了以分子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为载体,负载一价铜离子,制备负载型催化剂,与单纯的氯化亚铜催化剂相比,氯化亚铜的单耗明显降低,但是,仍然未能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比如,中国专利201210285362.0公开一种铜镍合金催化剂及其水雾化制备方法,水雾化快速凝固可以获得细晶组织的铜镍合金,但是,水雾化过程中铜镍合金已发生氧化,容易在合金表面形成氧化层,因而容易给其催化性能带来不利影响。中国专利2015109366535公开了一种提高冷氢化催化转化效率的方法,采用喷射雾化的方法将熔体氯化亚铜喷射至硅粉表面,将氯化亚铜采用氢气还原,得到硅-铜催化剂。但是,采用该法仅在硅粉表面形成硅-铜相界面,界面缺陷密度较小。中国专利201410267261.X公开了一种采用熔化、震荡、浇筑、冷却制备冷氢化催化剂的方法,但是该法制备的催化剂粒径较大,且存在设备复杂的缺点,与此同时,小粒径催化剂容易流失,造成不必要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硅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铜硅系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晶粒细小,有效增加界面缺陷活性中心和硅-铜相界面。应用于冷氢化反应过程中,四氯化硅直接与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硅-铜相发生反应,使得催化反应时间大幅缩短,可以有效的提高催化反应速率及转化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硅系催化剂,所述铜硅系催化剂中包括:
载体和活性组分;
其中,所述活性组分为硅-铜系多元合金,所述硅-铜系多元合金中包括Cu元素和Si元素,还包括M元素,所述M元素指Cr、Ni、Mo、Ti、Zr、Ce、La、Sc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硅-铜系多元合金中Cu元素、Si元素和M元素的质量比为:(80~95):(10~15):(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5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循环机构
- 下一篇:一种快速降低土壤pH的组合材料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