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越野车行车取力器控制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3138.5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熊锋;刘威;王少云;余志敏;刘鹏;汪霏;朱运来;陈奥林;左淼都;廖显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1/18;F16H61/12;F16H59/44;F16H59/74;B60K2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伯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2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越野车 行车 取力器 控制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越野车行车取力器控制方法及设备,包括:若取力器开关闭合且取力器处于怠工状态,发动机转速小于等于第一转速阈值,第一车速阈值小于车速小于等于第二车速阈值,若延时时长等于第一时长阈值且取力器状态为结合,发送取力器工作状态至智能信息终端,发动机进入取力器行车取力工作状态;若车速大于第二车速阈值,发送车速过高提醒信息至智能信息终端并退出行车取力;若车速小于等于第一车速阈值,发送车速过低提醒信息至智能信息终端并退出行车取力。本发明可以提升行车取力器的便捷性和可靠性,规避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取力器损坏,避免上装设备因取力器使用不当而被损坏,实现了越野车行车取力器的智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越野车取力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越野车行车取力器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越野车在行车情况下,车辆的上装设备需要进行取力输出,取力器的本质是动力传送介质,主要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另一个设备的媒介装置。将取力器应用于越野车辆,从动力系统获取动力传输给其他上装设备,既可用于上装设备取力、又可用于大功率发电输出,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改装用户的上装设备作业使用需求。目前越野车用取力器的控制方法大多为手动控制,由于行车过程中对车辆的操作较为复杂,容易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影响引起取力器和上装设备的损坏。因此,开发一种越野车行车取力器控制方法及设备,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的缺陷,就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越野车行车取力器控制方法及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越野车行车取力器控制方法,包括:若取力器开关闭合,则进行取力器工作状态判断;若取力器处于怠工状态,发动机转速小于等于第一转速阈值,且第一车速阈值小于车速小于等于第二车速阈值,若延时时长等于第一时长阈值,且取力器状态为结合,进入行车取力,发送取力器工作状态至智能信息终端,发动机进入取力器行车取力工作状态;若车速大于第二车速阈值,发送车速过高提醒信息至智能信息终端并退出行车取力;若车速小于等于第一车速阈值,发送车速过低提醒信息至智能信息终端并退出行车取力。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越野车行车取力器控制方法,在所述发送车速过低提醒信息至智能信息终端并退出行车取力之后,还包括:若取力器处于行车取力状态,且第一车速阈值小于车速小于等于第二车速阈值,若延时时长等于第一时长阈值,且取力器状态为结合,进入行车取力,发送取力器工作状态至智能信息终端,发动机进入取力器行车取力工作状态;若车速大于第二车速阈值,发送车速过高提醒信息至智能信息终端并退出行车取力;若车速小于等于第一车速阈值,发送车速过低提醒信息至智能信息终端并退出行车取力。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越野车行车取力器控制方法,所述取力器处于行车取力状态,包括:限制发动机转速小于等于第三转速阈值,同时监测发动机转速,若发动机转速小于第二转速阈值,控制器发送转速过低信号给智能信息终端,提示驾驶员提升发动机转速。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越野车行车取力器控制方法,在所述若取力器处于怠工状态之后,还包括:若发动机转速大于第一转速阈值,则发送发动机转速过高提醒信息至智能信息终端并退出行车取力。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越野车行车取力器控制方法,在所述若延时时长等于第一时长阈值之后,还包括:若取力器状态为非结合,则退出行车取力。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越野车行车取力器控制方法,在所述若取力器开关闭合之前,还包括:若取力器开关开启,则退出行车取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3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绳紧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压水堆堆腔液位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