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与OLED的上转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6363.8 | 申请日: | 202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0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张军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0304 | 分类号: | H01L31/0304;H01L31/0352;H01L31/105;H01L31/18;H01L51/50;H01L51/56;H01L27/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苏张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光电 探测器 oled 转换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InAlAs/i‑InGaAs/n‑InAlAs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InP基底、位于InP基底上的n型InAlAs底电极接触层、位于底电极接触层上的i型InGaAs吸收层、位于吸收层上的p型InAlAs接触层以及氮化硅绝缘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与OLED的上转换器件,包括所述的p‑InAlAs/i‑InGaAs/n‑InAlAs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以及形成于p型InAlAs接触层上的OLED器件,所述InP基底的背面设有底电极。本发明的基于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与OLED的上转换器件,提升了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响应率,同时实现了InAlAs材料与OLED结构的集成问题,实现红外光‑可见光的转换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红外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与OLED的上转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短波红外波段较少被空气中水分子吸收,透过率达到90%,被称为“红外大气窗口”,所以短波红外探测和成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而常见的CCD和CMOS传感器件却不能探测大于1微米的红外波段,因此一般采用带隙宽度较小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来探测红外线。InGaAs、InAlAs材料是直接带隙半导体,电子迁移率高,与InP的晶格匹配,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外延片。形成的PIN型InGaAs/InP、InGaAs/InAlAs红外光电探测器灵敏度高,暗电流小,可在室温下工作。
通过线性上转换成像方案,将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串联集成起来,使近红外图像上转换为可见光波段图像,从而可以直接被人眼或者普通相机获取。目前已有很多关于红外探测器/发光二极管集成结构器件的文献报道,如:通过集成无机红外探测器与无机LED结构形成红外上转换器件,通过有机红外探测器与有机LED结构形成红外上转换器件等。
对于无机红外探测器与无机发光二极管集成的红外上转换器件,需要用分子束外延方式生长III-V族材料,有晶格匹配的要求,随后制备的几种砷化镓基上转化器的转换波长不能到达可见光波段。
对于有机红外探测器与有机LED结构形成红外上转换器件,其最大特点是不依赖于基底材料的性质,没有晶格匹配的生长要求。但是其缺点是:目前的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都不能探测波长大于1微米的近红外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1.5微米红外光至可见光转换的上转换器件。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p-InAlAs/i-InGaAs/n-InAlAs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包括:InP基底、位于所述InP基底上的n型InAlAs底电极接触层、位于所述底电极接触层上的i型InGaAs吸收层、位于所述吸收层上的p型InAlAs接触层以及氮化硅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n型InAlAs底电极接触层的厚度为500~800nm,掺杂浓度为1~5×1018cm-3;所述i型InGaAs吸收层的厚度为1000~2000nm;所述p型InAlAs接触层的厚度为300~500nm,掺杂浓度为1~5×1018cm-3。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所述的p-InAlAs/i-InGaAs/n-InAlAs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p-InAlAs/i-InGaAs/n-InAlAs外延片;
对所述p-InAlAs/i-InGaAs/n-InAlAs外延片进行光刻,并将光刻后的外延片浸入刻蚀液中进行刻蚀;
在刻蚀后的外延片上形成一氮化硅绝缘层;
对所述外延片进行二次光刻,并对二次光刻后的外延片进行刻蚀以形成台阶结构,从而得到所述p-InAlAs/i-InGaAs/n-InAlAs近红外光电探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6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